将至庐山有作和吴兆麟
明 · 陈献章
欲翕还舒云以之,半阴半晴三月时。
君歌一曲来陶谢,我把诸峰坐武夷。
岸夹桃花藏钓石,春来江水入园篱。
孤山荡破庐山影,看到庐山几丈诗。
君歌一曲来陶谢,我把诸峰坐武夷。
岸夹桃花藏钓石,春来江水入园篱。
孤山荡破庐山影,看到庐山几丈诗。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陈献章的《将至庐山有作和吴兆麟》描绘了诗人即将抵达庐山时的景象与心境。首句“欲翕还舒云以之”,形象地写出云雾缭绕,如同山水间的呼吸,时而聚合时而散开,富有动态美。接下来的“半阴半晴三月时”点明了季节,春天的庐山天气多变,景色宜人。
“君歌一曲来陶谢”借用陶渊明和谢灵运的诗意,表达诗人期待在庐山中找到灵感,享受自然的宁静与艺术的共鸣。诗人自己则选择“我把诸峰坐武夷”,以山为座,仿佛与庐山融为一体,展现出超然物外的洒脱。
“岸夹桃花藏钓石”描绘了岸边桃花盛开,隐匿于垂钓的石头之间,春意盎然,富有生活气息。“春来江水入园篱”进一步描绘了庐山周边的田园风光,江水潺潺,流经园篱,增添了宁静恬淡的意境。
最后两句“孤山荡破庐山影,看到庐山几丈诗”以孤山荡漾的波光打破庐山的倒影,寓意灵感的涌现,诗人似乎在庐山的景色中看到了无尽的创作素材,激发了诗兴,寓言庐山之美能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成就了“几丈诗”。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庐山的自然之美以及诗人对艺术创作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