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耒江来,无地税征驾
我从耒江来,无地税征驾。
萦纡蹑藓径,问讯得精舍。
石崖屹傍起,峭壁俨难跨。
嵌岩忽中閒,宛宛如覆瓦。
日光何处来,返照幽以雅。
狮猊骋其勇,踞坐颐颊哆。
欲为河东吼,解使百兽哑。
应是山灵护,岂容俗人假。
兹游真胜绝,欲去重嗟咤。
老僧劝少留,秉烛语清夜。
那知岩伏情,眺玩不可舍。
他年倘复来,陈迹犹可藉。
岩前有隙地,分我茅一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狮子岩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感慨。
首先,诗的开头“南州风气殊,二月若中夏”描绘了南方独特的气候,二月如同盛夏一般温暖,营造出一种不同于北方的独特氛围。接着,“我从耒江来,无地税征驾”表达了诗人从耒江而来,没有遇到任何阻碍,自由自在的旅行心情。
随后,“萦纡蹑藓径,问讯得精舍”描述了诗人沿着蜿蜒曲折的青苔小路前行,最终找到了一处精致的寺庙。接下来的“石崖屹傍起,峭壁俨难跨”则描绘了岩石陡峭,难以攀登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壮观。
“嵌岩忽中閒,宛宛如覆瓦”一句,诗人巧妙地将岩石的形状比作覆盖的瓦片,形象生动。紧接着,“日光何处来,返照幽以雅”则通过日光的照射,营造了一种幽静而高雅的氛围。
“狮猊骋其勇,踞坐颐颊哆”描绘了狮子岩上狮子的姿态,展现出其勇猛和威严。诗人接着想象狮子欲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声,使得百兽都为之沉默,进一步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和震撼力。
“应是山灵护,岂容俗人假”表达了诗人对狮子岩的神圣之感,认为这是山神的守护之地,不容世俗之人轻易接近。最后,“兹游真胜绝,欲去重嗟咤”表达了诗人对这次旅行的赞叹之情,虽然想要离开,心中却充满了不舍。
“老僧劝少留,秉烛语清夜”描绘了老僧邀请诗人多停留一些时间,在清冷的夜晚继续交谈的情景。诗人“那知岩伏情,眺玩不可舍”表达了对狮子岩美景的喜爱,不愿意离开的心情。
“他年倘复来,陈迹犹可藉”表达了诗人希望将来再次来访,重温旧游的愿望。“岩前有隙地,分我茅一把”则是诗人对狮子岩前空地的向往,希望能够在那里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土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狮子岩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对自然美的深深热爱与感慨,同时也融入了对佛教文化的思考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