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衢阻雨(其二)
宋 · 陈宓
亭午还同晓,馀春祇见寒。
不因阴雨窘,那识道途难。
夹路峰峦隐,高田水潦漫。
凭谁扫浮翳,杲杲出云端。
不因阴雨窘,那识道途难。
夹路峰峦隐,高田水潦漫。
凭谁扫浮翳,杲杲出云端。
鉴赏
这首宋诗《近三衢阻雨(其二)》是宋代诗人陈宓的作品。诗中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午后的天气变化和道路状况。"亭午还同晓"写出了雨后中午时分,光线依然如同清晨般微弱,"馀春祇见寒"则暗示了春意虽在,但雨后的凉意更甚。接下来的"不因阴雨窘,那识道途难"表达了诗人对雨后道路湿滑、崎岖的感叹,如果没有先前的阴雨,他可能无法体验到这些困难。
"夹路峰峦隐,高田水潦漫"具体描绘了沿途山峰在雨后若隐若现,田野中的积水漫延的景象。最后两句"凭谁扫浮翳,杲杲出云端"以问句收尾,寓意期待谁能驱散乌云,让阳光穿透云层,照耀大地,象征着诗人希望困境能尽快过去,明亮的未来能显现出来。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雨后景色,寓含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对光明未来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