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春前得雪(其三)
宋 · 尤袤
冻云排阵拥山椒,待伴还应不肯消。
皎月冰壶千顷夜,冷烟茅屋几家朝。
梅枝堆亚难寻萼,萱草侵凌不辨苗。
残甲败鳞随处是,被谁敲折玉龙腰。
皎月冰壶千顷夜,冷烟茅屋几家朝。
梅枝堆亚难寻萼,萱草侵凌不辨苗。
残甲败鳞随处是,被谁敲折玉龙腰。
注释
冻云:冰冷的云层。拥:环绕。
山椒:山上的花椒树。
待伴:等待同伴。
消:消散。
皎月:明亮的月亮。
冰壶:比喻月亮的清澈明亮。
千顷夜:广阔的夜晚。
冷烟:寒冷的炊烟。
茅屋:简陋的房屋。
梅枝堆亚:梅花枝头堆积。
萼:花萼。
萱草: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象征母亲。
苗:幼苗。
残甲败鳞:残破的甲胄和鱼鳞状的败叶。
玉龙:形容树枝的美称。
腰:这里指树枝。
翻译
冷冻的云层排列成阵,环绕着山椒,似乎等待同伴,却不愿消散。明亮如冰壶的月亮照亮了广阔的夜晚,冷烟缭绕在几户茅屋之上,清晨来临。
梅花枝头堆积,难以找到完整的花萼,萱草杂乱生长,难以分辨幼苗。
战场上残破的甲胄和鱼鳞般的败叶随处可见,是谁在敲击那仿佛玉龙的树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冬雪后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在特定季节中的感受和内心世界。
"冻云排阵拥山椒,待伴还应不肯消。" 这两句设置了整首诗的氛围,冰冷的云朵如同阵列一般聚集在山椒之中,似乎在等待着什么,而那山椒依然坚守,不愿意消散。这既是对雪后景色的描绘,也寓含了诗人内心对于某种事物或情感的不舍和期待。
"皎月冰壶千顷夜,冷烟茅屋几家朝。" 这两句则通过皎洁的月光与冰凉的夜晚,以及茅屋中的冷烟来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孤寂的情绪。千顷的夜晚让人感到时间的漫长,几家的晨曦则暗示着生活的继续和希望。
"梅枝堆亚难寻萼,萱草侵凌不辨苗。" 这两句诗转向具体景物的描写,梅花因雪而难以寻觅其花萼,而萱草则被积雪所掩盖,以至于无法区分其嫩苗。这既是对自然之美的感慨,也可能暗含了对某些事物或情感难以辨识的无奈。
"残甲败鳞随处是, 被谁敲折玉龙腰。" 最后两句诗则转向一个具体而又富有象征意义的景象——残存的甲壳和断裂的龙形饰物。这不仅是对雪后景色的描绘,也可能隐喻着某种权力或美好事物的毁灭,"玉龙腰"更增添了一份艳丽而又脆弱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对雪后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和情感寄托,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不舍、期待以及面对现实毁灭时的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