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临镜(其三)
明 · 袁宏道
野艳云争出,幽閒萼并头。
分明呈舞态,只是欠歌喉。
西子不离水,绿珠长在楼。
娥英若令见,匣取洞庭秋。
分明呈舞态,只是欠歌喉。
西子不离水,绿珠长在楼。
娥英若令见,匣取洞庭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美人在镜前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她的美丽与优雅。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美人比作云中争艳的花朵、水中不离的西子、楼上的绿珠以及传说中的娥英,以此来赞美女人的独特魅力。
“野艳云争出,幽閒萼并头。” 开篇即以云和花为喻,生动地描绘了美人的容貌如同云中绽放的野花,既野性又幽静,同时又并排生长的花萼,暗示着她独特的个性和内在的和谐。
“分明呈舞态,只是欠歌喉。” 接下来,诗人进一步描述了美人的动作姿态,仿佛在舞蹈一般流畅自如,但似乎缺少了某种声音的伴奏,可能是指她尚未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或伴侣来展现自己的全部魅力。
“西子不离水,绿珠长在楼。” 这两句继续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来赞美美人,将她比作不离水的西子(西施),以及常在楼上的绿珠,强调了她的美丽与高雅,同时也暗示了她如同这些古代佳人一样,有着难以忘怀的魅力。
“娥英若令见,匣取洞庭秋。” 最后,诗人想象如果娥英(传说中的仙女)见到这位美人,会从她的宝匣中取出洞庭湖的秋天,以此来表达对美人之美的极致赞美。这里的“洞庭秋”不仅象征着季节之美,也暗含着对美人独特气质的深刻赞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美人的多角度描绘,展现了其内外兼修的卓越魅力,以及诗人对其由衷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