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三节篇赏析

三节篇

明 · 欧大任
明月不西升,海流不东回。
吁嗟贞烈一寸心,青山可崩城可颓。
刘也彭夫年二十,夜夜青灯抱儿泣。
尽折金钿宝镜捐,双啼玉箸麻衣湿。
荻灰教儿儿作儒,机丝四壁鸣螀急。
汤溪王傅是儿官,忍死报夫在书笈。
九十馀龄称未亡,恩光绰楔当门立。
徐嫁王家处士时,倏遭流贼破城池。
红颜被虏骂不绝,七箭三鎗死最悲。
天乎白璧凛不涅,那能复顾投井儿。
儿生夫在死已矣,国典旌门更勒碑。
黄姐早得朱皋婿,朱生殒没儿三岁。
翁姑议嫁车及门,入室理妆剪盘髻。
房湛之女昔割耳,文叔之妻曾自劓。
千秋贞烈事相同,辛苦育儿保宗系。
绣枕罗衾虫网丝,凄风惟有终天泪。
吁嗟三节并哀酸,松柏冰霜岁共寒。
何事铜台漳水上,西陵烟草穗帷看。

鉴赏

这首《三节篇》由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三位女性的贞烈故事,展现了她们在逆境中坚守节操、为爱牺牲的精神。

诗中通过“明月不西升,海流不东回”开篇,以自然界的规律象征不可逆转的命运,引出对贞烈女子命运的感慨。接着,诗人选取了三个不同背景的故事,分别讲述了刘、彭、朱三女的悲剧命运。

刘女与彭夫年仅二十,却在夜晚抱着孩子哭泣,为了丈夫不惜折损金钿、捐弃宝镜,双目含泪,衣衫湿透。她教导孩子读书成儒,自己则在汤溪王傅的教导下,忍死报答丈夫,最终在书笈中留下了她的遗志。

彭夫去世后,刘女九十多岁仍自称未亡人,享受着恩光与荣誉,门前立碑纪念。然而,她并未因此而忘却对儿子的养育之恩,继续教导儿子,直至其长大成人。

朱女则在丈夫战死后,面对翁姑的再嫁提议,毅然决然地拒绝,坚持守寡,直到儿子三岁时去世。她与房湛之女、文叔之妻一样,选择了自残以示贞烈,最终留下千秋佳话。

诗的结尾部分,以“绣枕罗衾虫网丝,凄风惟有终天泪”描绘了三位女性在孤独中的生活状态,以及她们对子女的深深思念。最后,“吁嗟三节并哀酸,松柏冰霜岁共寒”表达了对她们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她们所面临的困境如同严冬般寒冷。

整首诗通过对三位女性命运的描绘,展现了古代女性在封建礼教束缚下的悲剧命运,以及她们在逆境中展现出的坚强与勇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