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游徐闻赠蓝县长留别赏析

游徐闻赠蓝县长留别

当代 · 吴金水
伏波祠外涌朝暾,浪拍云蒸率土滨。
一线沙痕分两海,三墩丝港记千春。
鸿蒙开辟蛮盘綔,文脉流传汉逐臣。
料得重来游合浦,明珠因子不须珍。

词语解释

不须的意思:不用;不必。《后汉书·逸民传·周党》:“臣闻 尧 不须 许由 、 巢父 ,而建号天下; 周 不待 伯夷 、 叔齐 ,而王道以成。” 唐 张志和 《渔父歌》:“青篛笠,緑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哥哥若到 襄阳府 ,怕你不须见我爹爹妈妈。” 老舍 《四世同堂》二:“他养着四大盆石榴,两盆夹竹桃,和许多不须费力而能开花的小植物。”...

朝暾的意思:初升的太阳。亦指早晨的阳光。《隋书·音乐志下》:“ 扶木 上朝暾, 嵫山 沉暮景。” 唐 孟郊 《抒情因上郎中二十二叔监察十五叔兼呈李益端公柳缜评事》诗:“明明三飞鸞,照物如朝暾。” 明 刘基 《为杭州郑善止题<蓬莱山图>》诗:“ 钟山 烛龙在其北,两眼燁煜如朝暾。”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每见朝暾上窗,即披衣急起,如有人呼促者然。” 郭沫若 《晨兴》诗:“月光一样的朝暾,照透了这蓊郁着的森林。”...

分两的意思:一分一两。谓分量,轻重。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上:“但云此病若何,当服何药,是在《千金》某部第几卷,即取纸书授之,分两不少差。”《红楼梦》第八四回:“太太説了,叫二奶奶亲自把分两对準了呢。” 浩然 《艳阳天》第一一一章:“ 萧长春 听了,在心里掂了掂分两。”...

伏波的意思:(1). 汉 将军名号。 西汉 路博德 、 东汉 马援 都受封为伏波将军。见《汉书·武帝纪》、《后汉书·马援传》。 南朝 宋 鲍照 《代苦热行》:“ 戈船 荣既薄, 伏波 赏亦微。” 唐 刘长卿 《送张司直赴岭南谒张尚书》诗:“盛府依 横海 ,荒祠拜 伏波 。” 明 夏完淳 《大哀赋》:“ 横海 、 伏波 , 戈船 、 下瀨 。”(2).谓平息变乱。 王闿运 《丁文诚诔》:“抗急疏而请使,举偏师以伏波。”...

伏波的意思:(1). 汉 将军名号。 西汉 路博德 、 东汉 马援 都受封为伏波将军。见《汉书·武帝纪》、《后汉书·马援传》。 南朝 宋 鲍照 《代苦热行》:“ 戈船 荣既薄, 伏波 赏亦微。” 唐 刘长卿 《送张司直赴岭南谒张尚书》诗:“盛府依 横海 ,荒祠拜 伏波 。” 明 夏完淳 《大哀赋》:“ 横海 、 伏波 , 戈船 、 下瀨 。”(2).谓平息变乱。 王闿运 《丁文诚诔》:“抗急疏而请使,举偏师以伏波。”...

合浦的意思:古郡名。 汉 置,郡治在今 广西壮族自治区 合浦县 东北,县东南有 珍珠城 ,又名 白龙城 ,以产珍珠著名。 晋 葛洪 《抱朴子·祛惑》:“凡探明珠,不於 合浦 之渊,不得驪龙之夜光也;採美玉,不於 荆山 之岫,不得连城之尺璧也。” 宋 苏轼 《示过》诗:“ 合浦 卖珠无復有,当年笑我泣牛衣。”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珠玉》:“ 合浦 、 于闐 ,行程相去二万里,珠雄于此,玉峙于彼,无脛而来,以宠爱人寰之中,而辉煌廊庙之上。”...

鸿蒙的意思:亦作“ 鸿濛 ”。 1.宇宙形成前的混沌状态。《庄子·在宥》:“云将东游,过扶摇之枝,而适遭鸿蒙。” 成玄英 疏:“鸿蒙,元气也。”《淮南子·道应训》:“西穷窅冥之党,东开鸿濛之先。”《秦併六国平话》卷上:“鸿蒙肇判,风气始开。” 冰心 《寄小读者》十二:“又试问鸿蒙初辟时,又哪里有贫富贵贱?”(2).迷漫广大貌。《汉书·扬雄传上》:“外则正南极海,邪界 虞渊 ,鸿濛沆茫,碣以崇山。” 颜师古 注:“鸿濛沆茫,广大貌。” 宋 范成大 《寿栎东斋午坐》诗:“屋角静突兀,云气低鸿濛。”《红楼梦》第一二○回:“...

开辟的意思:◎ 开辟 kāipì(1) [open up]∶打通;开拓开辟光辉的未来(2) [set up]∶创立开辟航线(3) [start]∶开办开辟专栏...

料得的意思:预测到;估计到。 唐 杜甫 《杜鹃行》:“苍天变化谁料得,万事反覆何所无。” 宋 姜夔 《忆王孙·番阳彭氏小楼作》词:“两绸繆,料得吟鸞夜夜愁。”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料得娘行不自由,眉上新愁压旧愁。”《古今小说·闲云庵阮三偿冤债》:“料得夜深,众人都睡了,忙唤梅香,轻移莲步,直至大门边。”...

流传的意思:[释义](动)(事迹、作品等)传下来或传播开。 [构成]偏正式:流〔传 [例句]大禹治水的故事流传至今。(作谓语)...

率土的意思:(1).“率土之滨”之省。谓境域之内。《诗·小雅·北山》:“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王引之 《经义述闻·毛诗中》:“《尔雅》曰:‘率,自也。自土之滨者,举外以包内,犹言四海之内。’” 汉 班固 《明堂诗》:“普天率土,各以其职。”《北齐书·文宣帝纪》:“百僚师师,朝无秕政,网疏泽洽,率土归心。”《新唐书·孙伏伽传》:“以率土之富,何索不致,岂少此物哉。” 清 方文 《石臼湖访邢孟贞》诗:“率土皆怨痛,况乃忠孝臣。”(2).犹王土。指京畿地区。 唐 张署 《赠韩退之》诗:“涣汗几时流率土,扁舟西下共归...

明珠的意思:[释义](名)比喻珍爱的人或美好的事物。 [构成]偏正式:明(珠...

千春的意思:(1).千年。形容岁月长久。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滍水》:“石至千春,不若速朽;苞墓万古,祇彰誚辱。” 唐 杜甫 《往在》诗:“千春荐灵寝,永永垂无穷。” 闻一多 《你指着太阳起誓》诗:“‘永久’早许给了别人,粃糠是我的份,别人得的才是你的菁华--不坏的千春。”(2).寿辰。《孽海花》第二十回:“ 李 老爷的千春,我们怎会忘了。”...

沙痕的意思:沙上的痕迹。 唐 王建 《上张弘靖相公》诗:“草开旧路沙痕在,日照新池凤跡重。” 宋 叶梦得 《菩萨蛮·湖光亭晚集》词:“平波不尽蒹葭远,清霜半落沙痕浅。” 清 查慎行 《雨后发丰乐镇渡漳河》诗:“青山濛濛作云气,白浪滚滚留沙痕。”...

文脉的意思:◎ 文脉 wénmài[unity and coherence in writing] 文章的线索...

一线的意思:见“ 一线 ”。亦作“ 一綫 ”。1.一根线,亦形容细长如线。 唐 杜甫 《至日遣兴》诗之一:“何人错忆穷愁日,愁日愁随一线长。” 宋 苏轼 《司马温公神道碑》:“稽天之潦,不能终朝,而一线之溜可以潦石者,一与不一故也。” 元 萨都剌 《鹦鹉曲》:“觉来粉汗湿香脸,一线新红枕痕浅。” 明 唐寅 《晓起图》诗:“晓鸦无数盘旋处,緑树枝头一线红。” 毛泽东 《菩萨蛮·黄鹤楼》词:“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2).比喻相承或相关事物之间的脉络。《东周列国志》第六一回:“ 尹公佗 学射于 庾公差...

因子的意思:◎ 因子 yīnzǐ[agent;multiplier;factor] 因素;成分影响农作物收成的因子很多...

游合的意思:交游聚合。《新唐书·顾师邕传》:“﹝ 师邕 ﹞性恬约,喜书,寡游合。”...

云蒸的意思:(1).云气升腾。《淮南子·原道训》:“风兴云蒸,事无不应。” 明 李梦阳 《野风》诗:“月滉鱼龙醒,云蒸豺虎骄。”(2).指升腾的云气。《文选·左思<吴都赋>》:“歊雾漨浡,云蒸昏昧。” 刘良 注:“水气蒸而为云。”(3).水气,水蒸气。 宋 梅尧臣 《送临江军监酒李太博》诗:“雾气多成雨,云蒸易损衣。”(4).热气腾腾貌。 南朝 梁简文帝 《和赠逸民应诏》:“乾迴龙动,云蒸冰焕。” 元 袁桷 《次韵李伯宗苦热》:“角枕云蒸纹欲断,蜡灯烟暖泪难禁。”(5).比喻盛多。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

重来的意思:(1).再来;复来。 晋 陶潜 《杂诗》之一:“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宋 秦观 《望海潮·洛阳怀古》词:“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事事堪嗟。” 刘大白 《丁宁·春雪》:“让寒飙卷将冻雨,重来称霸。”(2). 汉 乐曲名。《宋书·乐志一》:“ 章帝 元和 二年,宗庙乐……加宗庙食举《重来》、《上陵》二曲,合八典为上陵食举。”《宋书·乐志一》:“ 汉 太乐食举十三曲:一曰《鹿鸣》,二曰《重来》。”...

逐臣的意思:被朝廷放逐的官吏。《战国策·秦策五》:“ 太公望 , 齐 之逐夫, 朝歌 之废屠, 子良 之逐臣, 棘津 之讎不庸, 文王 用之而王。” 南朝 梁 王僧孺 《何生姬人有怨》诗:“逐臣与弃妾,零落心可知。” 唐 钱起 《江行无题》诗之二十:“憔悴异 灵均 ,非谗作逐臣。” 宋 苏轼 《儋耳》诗:“野老已歌丰岁语,除书欲放逐臣回。”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三:“ 坡公 ( 苏軾 )不过逐臣, 遗山 ( 元遗山 )则遗臣孤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