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海寺漫题
清末近现代初 · 黄节
社前无雨燕归迟,春暖棉花尽日吹。
大野草深鸣桔槔,梵宫云静锁葳蕤。
癯僧解事谈天下,故友来书泣路歧。
孤隐欲寻衡麓远,十年犹有谪人知。
大野草深鸣桔槔,梵宫云静锁葳蕤。
癯僧解事谈天下,故友来书泣路歧。
孤隐欲寻衡麓远,十年犹有谪人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田野间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世界。首句“社前无雨燕归迟”,通过燕子归巢的迟缓,暗示了春雨未至,气候尚早。次句“春暖棉花尽日吹”,写出了春风拂过棉田,棉花随风摇曳的场景,展现了生机盎然的春意。
第三句“大野草深鸣桔槔”,进一步描绘了广阔的田野上,人们在灌溉劳作,桔槔(井上汲水工具)声此起彼伏,增添了田园生活的生动画面。第四句“梵宫云静锁葳蕤”,则转向寺庙周围的宁静,用“梵宫”和“云静”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与田野的热闹形成对比。
第五句“癯僧解事谈天下”,诗人笔锋一转,引入了一位清瘦的僧人,他通晓世事,谈论天下大事,显示出诗人的关注和思考。第六句“故友来书泣路歧”,表达了诗人收到老朋友来信时的感伤,因为信中可能提及了人生的离别或困境,让诗人泪流满面,感叹人生道路的曲折。
最后两句“孤隐欲寻衡麓远,十年犹有谪人知”,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远离尘嚣,寻求隐居生活的愿望,但即使身处偏远之地,仍然有人理解他的遭际,流露出一种被贬谪后仍有人关心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景色,融入了诗人的人生感慨,情感丰富,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