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咏怀(其三)
清 · 多隆阿
受戒何须读楞严,情多或许脱尘凡。
惟求长厚如张季,莫蹈清狂似阮咸。
学积十年安我拙,心澄一片任人谗。
何当驾得扁舟去,好趁长风饱挂帆。
惟求长厚如张季,莫蹈清狂似阮咸。
学积十年安我拙,心澄一片任人谗。
何当驾得扁舟去,好趁长风饱挂帆。
鉴赏
这首诗《春日咏怀(其三)》由清代诗人多隆阿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道德与自我修养的深刻见解。
首联“受戒何须读楞严,情多或许脱尘凡”,开篇即以反问的形式,提出对宗教信仰与情感修为的思考。诗人认为,受戒并不一定需要通过阅读佛经来实现,情感的丰富与深沉有时能帮助个体超越世俗,达到精神上的解脱。
颔联“惟求长厚如张季,莫蹈清狂似阮咸”进一步阐述了对人格品质的追求。诗人推崇像张季这样的稳重、宽容之人,反对阮咸那样过于放纵、不拘小节的行为。这里通过历史人物的对比,强调了在复杂社会中保持稳定、厚道的重要性。
颈联“学积十年安我拙,心澄一片任人谗”表达了诗人对于学习与内心纯净的坚持。他相信通过长时间的学习积累,能够使自己变得稳重而不失本真,即使面对流言蜚语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清明。
尾联“何当驾得扁舟去,好趁长风饱挂帆”则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生活态度。诗人想象着驾着小舟,在长风中航行,饱览自然风光,表达了对远离尘嚣、追求心灵自由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比喻和象征手法,探讨了个人修养、情感与道德的内在联系,以及在复杂社会中如何保持自我、追求精神自由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