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兴安道中(其一)赏析

兴安道中(其一)

清 · 蒋士铨
群山奔会中,孤岭每一卸。
丛丛灌木合,隐隐村墟藉。
后巘降已深,前溪入犹乍。
田畴好风日,夜雨长禾稼。
丈人倚柴荆,召客憩茅舍。
绕屋栖余粮,仓廪无隙罅。
丰年岂有常,比户毕婚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经兴安道中的景象,展现出山川的壮丽与乡村的宁静。"群山奔会中,孤岭每一卸",形象地写出了山势的起伏和孤岭的独立,富有动态感。"丛丛灌木合,隐隐村墟藉",细腻描绘了山间村落的隐蔽与静谧,灌木丛生,村落依稀可见。

"后巘降已深,前溪入犹乍",通过前后景的对比,表现出空间的层次感,溪流潺潺,山势渐低。"田畴好风日,夜雨长禾稼",展现了丰收的季节,田地沐浴在阳光和夜雨中,滋养着庄稼。

"丈人倚柴荆,召客憩茅舍",描绘出农夫的热情好客,他们倚着简陋的柴门,邀请过路的客人歇息于茅草小屋。"绕屋栖余粮,仓廪无隙罅",进一步强调了丰年的富饶,粮食堆积,仓库充实。

最后两句"丰年岂有常,比户毕婚嫁",揭示了生活的常态,虽然丰收带来喜悦,但人生百态,婚嫁之事也在此时进行,寓意着生活的循环往复和人间烟火气。

整体来看,蒋士铨的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的所见所感,既有山水之美,又有人情之暖,展现了清代文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