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明府校士钱塘五绝余邑方大有秋故末首并及焉(其一)
明 · 胡应麟
曙色兰阴照锦袍,飞樯遥下越门涛。
高秋棘院抡文夜,万树天香入彩毫。
高秋棘院抡文夜,万树天香入彩毫。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清晨钱塘江畔的壮丽景象。曙光初照,绿荫掩映下的华美衣袍与远处帆影相映成趣,仿佛是自然与人工的和谐交响。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动态与静态交织的画面,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
“飞樯遥下越门涛”,描绘了远处船只在江面上缓缓驶过,与江面波涛相互映衬的场景,既展现了江面的辽阔,也暗示了人物活动的背景。这句诗通过“飞”、“遥”、“下”等动词,赋予画面以动感,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江风的轻拂和船行的节奏。
“高秋棘院抡文夜,万树天香入彩毫。”则将视角转向了夜晚的钱塘学院。秋天的夜晚,学院内灯火通明,学子们正忙碌于文墨之间,探讨学问。而“万树天香”不仅描绘了夜晚清新的空气,还暗喻了知识的芬芳,以及学子们追求学问的热情与执着。最后一句“入彩毫”形象地表现了学子们的才思如泉水般涌动,化为笔下精美的文字,充满了诗意与哲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文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代江南地区的生活风貌和文化氛围,表达了对知识的尊重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