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日试院中烹茶因阅溪碑
乱云初破盘凤影,缺月半堕春江明。
已驱簿领出门去,更洗肝肺令愁醒。
大碑古字久寂寞,高堂素壁空峥嵘。
坐看光焰扫尘土,便觉冰霰临窗屏。
文章断绝生气在,妙句直欲无兰亭。
峄山野火烧欲尽,瘗鹤半在江中陵。
不知此书更奇古,反覆餍饫无讥评。
山精地神肯爱护,至今欧虞来乞灵。
要令石鼓举吉日,不必细字临黄庭。
生平访古少如意,对此自足忘经营。
世间儿女争媚好,纸上姓名谁重轻。
迩来半月得坚坐,一室当行千里程。
南楼灯火漫明灭,北里笙竽频送迎。
儒生事业了不恶,故人浮沈吾懒听。
更阑更自取书读,唤起奴仆寻短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古物的敬仰。诗中以“小炉方鼎蛙蚓鸣”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荒凉的氛围,随后“那知帘外东风惊”一句,将自然界的生机引入画面,形成鲜明对比。接着,“乱云初破盘凤影,缺月半堕春江明”,描绘了云散月现的美景,春江之水映照着月光,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已驱簿领出门去,更洗肝肺令愁醒”两句,表达了诗人摆脱日常琐事,寻求心灵解脱的愿望。“大碑古字久寂寞,高堂素壁空峥嵘”则流露出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接下来,“坐看光焰扫尘土,便觉冰霰临窗屏”描绘了诗人沉浸在古物之美中的情景,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温度和力量。
“文章断绝生气在,妙句直欲无兰亭”赞美了古碑上的文字虽断,但其生命力犹存,甚至超越了著名的《兰亭序》。接着,“峄山野火烧欲尽,瘗鹤半在江中陵”通过自然景象的变迁,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历史的永恒。
“不知此书更奇古,反覆餍饫无讥评”表达了诗人对古物的敬畏之情,认为它们的价值无法用言语衡量。“山精地神肯爱护,至今欧虞来乞灵”则赋予了自然和历史以生命,暗示了古物受到的特殊保护和尊重。
最后,“要令石鼓举吉日,不必细字临黄庭”表达了诗人希望古物能得到妥善保存和传承的愿望。“生平访古少如意,对此自足忘经营”则是对过去访古经历的总结,以及对眼前所见的满足感。“世间儿女争媚好,纸上姓名谁重轻”则反映了诗人对世俗价值观的反思。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历史文化的深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诗人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融为一体,呈现出一幅既具视觉美感又富含哲理意味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