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殷石溪迁居二首(其一)赏析

殷石溪迁居二首(其一)

明 · 边贡
溪翁小隐城隅地,窈窕松窗对竹林。
习静不知红日晚,避名真似碧山深。
临池野鹤陪孤立,破雪江花笑苦吟。
从此凤凰台畔路,杖藜应许数相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溪翁在城市边缘隐居的生活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生活。首句“溪翁小隐城隅地”,点明了人物的身份和居住环境,一个“小隐”二字,便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淡泊心境。接着,“窈窕松窗对竹林”一句,以松窗和竹林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幽静雅致的氛围,暗示了主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

“习静不知红日晚”,写出了溪翁沉浸于内心的宁静之中,以至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日落西山也未能察觉,这既是对人物性格的刻画,也是对其内心世界的赞美。紧接着,“避名真似碧山深”,进一步揭示了溪翁远离尘嚣、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将他与世俗的纷扰隔绝开来,如同深藏于碧绿山中的隐士。

“临池野鹤陪孤立,破雪江花笑苦吟”,这两句生动描绘了溪翁与自然界的互动,野鹤临水而立,似乎在陪伴着主人,而江边的花朵在雪后绽放,仿佛在对着诗人的苦吟微笑,这种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自然景物以生命,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和画面感。

最后,“从此凤凰台畔路,杖藜应许数相寻”,表达了诗人对溪翁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期待,希望未来有机会再次探访这位隐士,共享这份宁静与美好。整首诗通过对溪翁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超然物外、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世界,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深深敬仰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