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余来湖外家问不通者累月因和渊明停云篇以遣怀赏析

余来湖外家问不通者累月因和渊明停云篇以遣怀

宋 · 李纲
上天停云,以阴以雨。
我之怀矣,川路修阻。
田园将芜,幼稚谁抚。
雁信来迟,鹤立以伫。
凄其以风,零雨其濛。
自去梁溪,爰止西江。
一室萧然,卧于北窗。
块独处此,人谁我从。
岂无轩裳,谁适为荣。
人之为人,亦以有情。
乱离瘼矣,弃家遐征。
知我如此,不如无生。
今夕何夕,鹊袅庭柯。
载植其尾,迭相鸣和。
发书占之,远问为多。
兆而未至,怀哉若何。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纲所作的《余来湖外家问不通者累月因和渊明停云篇以遣怀》。诗中描绘了诗人长时间无法与家人沟通的孤独与忧愁,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上天停云,以阴以雨”,以自然界的天气变化象征诗人内心的压抑与迷茫。接着,“我之怀矣,川路修阻”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人的深切思念,以及通往家人的道路似乎被阻隔的无奈感。

“田园将芜,幼稚谁抚”则反映了诗人对家中事务无人照料的担忧,以及对亲人安危的牵挂。接下来的“雁信来迟,鹤立以伫”通过比喻手法,进一步强调了等待消息的漫长与焦急。

“凄其以风,零雨其濛”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哀伤,如同外界的风雨一般。随后,“自去梁溪,爰止西江”表明了诗人远离家乡,身处他乡的事实。

“一室萧然,卧于北窗”展现了诗人独居一室的孤寂生活,以及面对北窗时的思绪万千。“块独处此,人谁我从”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以及渴望有人理解与陪伴的心情。

“岂无轩裳,谁适为荣”则流露出诗人对社会地位与荣誉的追求,但又感叹无人能真正理解或认同自己的情感。最后,“人之为人,亦以有情”强调了人性中的情感共鸣,以及在乱世中人们共同面临的苦难与挑战。

“乱离瘼矣,弃家遐征”点明了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为了生存不得不离开家园的无奈。接下来的“知我如此,不如无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困境中对生活的绝望与挣扎。

“今夕何夕,鹊袅庭柯”描绘了诗人夜晚的孤独与静谧,以及偶然间听到的喜鹊叫声带来的短暂慰藉。“载植其尾,迭相鸣和”通过喜鹊的相互应和,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对和谐与温暖的渴望。

“发书占之,远问为多”表明了诗人通过阅读书籍寻求答案,以及对远方亲人的频繁询问,体现了他对家人情况的关注与关心。“兆而未至,怀哉若何”表达了诗人对未知未来的忧虑与期待,以及对家人平安归来的深深期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生动的比喻手法,展现了诗人面对离散与孤独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家庭、友情与社会的深刻反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