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次韵游宝华寺赏析

次韵游宝华寺

元末明初 · 戴良
失脚江湖鬓欲华,寻僧姑啜赵州茶。
卓泉不复闻飞锡,说法空传见雨花。
水乐隔林迷梵呗,云衣入户乱袈裟。
同游赖有兰台客,时出新诗斗綵霞。

拼音版原文

shījiǎojiāngbìnhuáxúnsēngchuòzhàozhōuchá

zhuóquánwénfēishuōkōngchuánjiànhuā

shuǐlínfànbàiyúnluànjiāshā

tóngyóulàiyǒulántáishíchūxīnshīdòucǎixiá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戴良的《次韵游宝华寺》,通过对游历宝华寺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僧侣生活的向往以及与朋友共游的乐趣。首句“失脚江湖鬓欲华”表达了诗人历经世事沧桑,感叹岁月催人老;“寻僧姑啜赵州茶”则写出了诗人寻找宁静,品茗论道的生活情趣。

“卓泉不复闻飞锡,说法空传见雨花”两句,通过卓泉和雨花的典故,暗示了僧人的行踪和佛法的传承,流露出对禅宗清寂的敬仰。“水乐隔林迷梵呗,云衣入户乱袈裟”描绘了寺内环境的宁静与僧人们的日常生活,梵呗声在树林间回荡,僧衣随风飘动,如诗如画。

最后,“同游赖有兰台客,时出新诗斗綵霞”以赞美结友,表达诗人与文人墨客一同游览,互相吟诗作对的快乐,犹如彩霞般绚丽,增添了诗的意趣。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理解和对友情的珍视。

词语解释

出新的意思:◎ 出新 chūxīn[make new advances] 文学艺术上指旧有的事物得到新发展写反面人物,如何才能出新,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传见的意思:召见。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出堂规附式》:“凡上司差承候堂事毕,把门人先行禀明,以便传见。” 茅盾 《子夜》十:“现在只剩了他一人,等候上司传见似的枯坐在这里,他更加感到无聊。”...

法空的意思:佛教语。谓诸法(物质与精神现象的总和)由因缘而生,并无独立存在的实体。《法华经·药草喻品》:“闻诸法空,心大欢喜。” 唐 李邕 《国清寺碑》序:“三归法空,一处心浄。”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六讲:“大乘般若流行以后,法空的意义得到阐扬,成为学说上一个最显著的特点。”...

梵呗的意思:佛教谓作法事时的歌咏赞颂之声。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经师论》:“原夫梵唄之起,亦肇自 陈思 。” 宋 陆游 《游卧龙寺》诗:“君不见 天童 径山 金碧浮虚空,千衲梵唄层云中。” 清 纳兰性德 《水调歌头·题西山秋爽图》词:“空山梵唄静,水月影俱沉。” 朱自清 《看花》:“大殿上正做晚课,送来梵呗的声音。”参阅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六。...

飞锡的意思:(1).佛教语。谓僧人等执锡杖飞空。据《释氏要览》卷下:“今僧游行,嘉称飞锡。此因高僧 隐峰 游 五臺 ,出 淮西 ,掷锡飞空而往也。若西天得道僧,往来多是飞锡。”《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 王乔 控鹤以冲天, 应真 飞锡以躡虚。” 李周翰 注:“ 应真 ,得真道之人,执锡杖而行於虚空,故云飞也。”(2).佛教语。指僧人游方。 唐 冷朝阳 《同张深秀才游华严寺》诗:“有僧飞锡到,留客话松间。” 宋 王安石 《寄国清处谦》诗:“近有高僧飞锡去,更无餘事出山来。” 清 钱谦益 《与素华禅师书》:“...

袈裟的意思:◎ 袈裟 jiāshā[cassock] 和尚披的法衣,由许多长方形布片拼缀而成...

江湖的意思:◎ 江湖 jiānghú(1) [rivers and lakes]∶河流湖泊远涉江湖。——《资治通鉴》(2) [all corners of the country]∶指四方各地转徙于江湖。——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走江湖流落江湖(3) [itinerant entertainer and quack]∶旧时指四处流浪、靠卖艺、卖药等生活的人(4) [itinerant entertainers,quacks,etc.]∶四处流浪、卖艺、卖药(5) [live in seclusi...

兰台的意思:(1). 战国 楚 台名。故址传说在今 湖北省 钟祥县 东。《文选·宋玉<风赋>序》:“ 楚襄王 游於 兰臺 之宫, 宋玉 、 景差 侍。” 李周翰 注:“ 兰臺 ,臺名。” 唐 张九龄 《登古阳云台》诗:“ 楚国 兹故都, 兰臺 有餘址。”(2). 汉 代宫内收藏典籍之处。《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御史大夫……有两丞,秩千石。一曰中丞,在殿中兰臺,掌图籍祕书。” 汉 焦赣 《易林·巽之明夷》:“典策法书,藏兰臺,虽遭溃乱,独不逢灾。”(3).泛指宫廷藏书处。《南史·徐勉传》:“方领矩步之容,事灭...

入户的意思:◎ 入户 rùhù(1) [enter someone’s house]∶到别人家里去(2) [register and get a residence permit]∶为定居某地登记户口他到北京后第一件事就是入户...

时出的意思:(1).谓得其时而出。《礼记·中庸》:“溥博渊泉,而时出之。” 郑玄 注:“非得其时不出政教。”(2).时常出现。 唐 韩愈 《行难》:“圣人不世出,贤人不时出。”...

失脚的意思:指失去立足之地,形势不利或处境窘迫。...

水乐的意思:指流泉所发出的悦耳声响。 唐 元结 《水乐说》:“ 元子 於山中尤所耽爱者有水乐。水乐是南磳之悬水,淙淙然,闻之多久,於耳尤便。” 宋 苏轼 《东阳水乐亭》诗:“流泉无絃石无窍,强名 水乐 人人笑。” 清 林佶 《游武夷登一览亭》诗:“捨舟轻身陟危磴,听彻水乐鸣溅溅。”...

说法的意思:[释义](1) (名)措词。改换一个说法。(作宾语) (2) (名)意见;见解。 [构成]偏正式:说(法 [例句]“后来居上”是一种鼓舞人向前看的说法。(作宾语)...

台客的意思: 「台客」一词算是近年既时髦又流行的用语之一, 就是指很没有气质、很「耸」的人,而「很台」就是很俗、很「耸」的意思。不过当你进一步再问,那怎样叫做「很没有气质、很耸」时,大家的说词又开始分歧了。「耸」就是台语里“俗”的念法。...

同游的意思:见“ 同游 ”。亦作“ 同游 ”。1.互相交往。《国语·齐语》:“世同居,少同游,故夜战声相闻,足以不乖。”《荀子·法行》:“ 曾子 曰:‘同游而不见爱者,吾必不仁也。’” 梁启超 《新中国未来记》第三回:“这两位先生同里,少同学,长同游,壮同事。”(2).一同游览。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捷悟》:“ 王东亭 作 宣武 主簿,尝春月与 石头 兄弟乘马出郊,时彦同游者连鑣俱进。” 朱自清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一九二三年八月的一晚,我和 平伯 同游 秦淮河 。”(3).指同游者;同伴。 唐 ...

新诗的意思:(1).新的诗作。 晋 张华 《答何劭诗》之一:“良朋貽新诗,示我以游娱。” 唐 杜甫 《解闷》诗之七:“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 清 黄遵宪 《奉命为美国三富兰西士果总领事留别日本诸君子》诗:“海外偏留文字缘,新诗脱口每争传。”(2).指“五四”以来的白话诗。 毛泽东 《关于诗的一封信》:“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 李一氓 《<阿英文集>序》:“你写新诗,我填旧词,也是个诗人高唱的时代。”...

雨花的意思:(1).雨中的花。 唐 李绅 《真娘墓》诗:“愁态自随风烛灭,爱心难逐雨花轻。” 前蜀 韦庄 《江南送李明府入关》诗:“雨花烟柳傍江邨,流落天涯酒一罇。” 明 何景明 《秋日杂兴》诗之二:“雨花风叶总堪怜,海燕江鸥各渺然。”(2).雨水飘散时的小水花。 唐 刘长卿 《题灵祐和尚故居》诗:“风竹自吟遥入罄,雨花随泪共霑巾。” 元 迺贤 《卖盐妇》诗:“雨花洒盐盐作卤,背负空筐泪如缕。”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九》:“飞沫倒捲,屑玉腾珠,遥洒人衣面,白日间真如雨花雪片。”(3).喻雪。...

云衣的意思:(1).指云气。《楚辞·刘向<九叹·远逝>》:“游清灵之颯戾兮,服云衣之披披。” 王逸 注:“上游清冥清凉之处,被服云气而通神明也。” 唐 何仲宣 《七夕赋咏成篇》:“歷歷珠星疑拖珮,冉冉云衣似曳罗。” 清 厉鹗 《一半儿·金华宝婺观》曲:“云衣月面佩珊珊,夜驾天风下古坛。”(2).道教语。指人体内的肾脏膜。《黄庭内景经·肾部》:“苍锦云衣舞龙幡,上致明霞日月烟。” 梁丘子 注:“云衣,肾膜之象也。”...

赵州的意思:指 唐 代高僧 从谂 。 南泉 普愿禅师 弟子。因其住持于 赵州 (今 河北省 赵县 ) 观音院 ,传扬佛教,不遗余力,时谓“赵州门风”。世称“赵州和尚”。简称“赵州”。《景德传灯录·池州南泉普愿禅师》:“ 赵州 自外归,师举前语示之, 赵州 乃脱履安头上而出。” 宋 范成大 《仲行再示新句复次韵述怀》:“神仙懒学古 浮丘 ,祖意慵参老 赵州 。” 清 钱谦益 《石林长老七十序》:“ 赵州 年一百二十八,十方行脚。则七十已后,正其整理腰包,办草鞋钱之日也。”...

赵州茶的意思:相传 赵州 ( 唐 代高僧 从谂 的代称)曾问新到的和尚:“曾到此间么?”和尚说:“曾到。” 赵州 说:“喫茶去。”又问另一个和尚,和尚说:“不曾到。” 赵州 说:“喫茶去。”院主听到后问:“为甚么曾到也云喫茶去,不曾到也云喫茶去?” 赵州 呼院主,院主应诺。 赵州 说:“喫茶去。” 赵州 均以“喫茶去”一句来引导弟子领悟禅的奥义。见《五灯会元·南泉愿禅师法嗣·赵州从谂禅师》。后遂用为典故,并以“赵州茶”指寺院招待的茶水。《五灯会元·汾阳昭禅师法嗣·芭蕉谷泉禅师》:“﹝僧﹞曰:‘未审客来将何祇待?’师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