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童子种豆
蔓引清风入,花凝晓露滋。
先秋凉瑟瑟,带月影离离。
相对茅茨下,幽居兴在兹。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郭谏臣的《看童子种豆》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宁静画面。首句“傍檐时艺豆”写出了童子在屋檐下精心种植豆类的情景,展现了农耕文化的朴素与勤勉。次句“插竹便成篱”,则通过简单的竹篱笆,营造出一种自然和谐的环境。
“蔓引清风入,花凝晓露滋”两句,通过豆蔓随风摇曳,清晨露水滋润花朵的细节,描绘出清新自然的田园风光,富有诗意。接着,“先秋凉瑟瑟,带月影离离”描绘了豆苗在秋季初临时的凉爽和月光下的婆娑姿态,给人以清凉静谧之感。
最后两句“相对茅茨下,幽居兴在兹”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远离尘嚣、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的欣赏和向往,流露出诗人内心的隐逸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展现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深深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
词语解释
带月的意思:谓披戴月色。 晋 陶潜 《归园田居》诗之三:“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唐 刘长卿 《送张十八归桐庐》诗:“归人乘野艇,带月过江村。” 明 杨慎 《伯劳吟》:“村妇侵星提瓮汲,山农带月架犂耕。”...
离离的意思:(1).盛多貌。《诗·小雅·湛露》:“其桐其椅,其实离离。” 毛 传:“离离,垂也。” 郑玄 笺:“其实离离,喻其荐俎礼物多於诸侯也。” 孔颖达 疏:“言二树当秋成之时,其子实离离然垂而蕃多,以兴其 杞 也其 宋 也二君於王燕之时,其荐俎众多。”《文选·张衡<西京赋>》:“神木灵草,朱实离离。” 薛综 注:“离离,实垂之貌。” 前蜀 贯休 《经弟妹坟》诗:“泪不曾垂此日垂,山前弟妹塚离离。” 宋 叶适 《哀巩仲至》诗:“君文蚤贵重, 蜀 锦载胡车,离离三千首,雅正排淫哇。”(2).浓密貌。 三国 魏...
蔓引的意思:牵连。《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元年》:“ 仲禧 偕 伊逊 鞫太子之狱,蔓引无辜,未尝雪正,为公论所不与。”...
茅茨的意思:亦作“茆茨”。1.茅草盖的屋顶。亦指茅屋。《墨子·三辩》:“昔者 尧 舜 有茅茨者,且以为礼,且以为乐。”《韩非子·五蠹》:“ 尧 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斲。” 唐 钱起 《早渡伊川见旧邻作》诗:“村落通白云,茆茨隐红叶。” 清 侯方域 《明东平州太守常公墓志铭》:“公归而无居,乃居余之北村,茆茨数椽,意泊如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黄英》:“乃於园中筑茅茨,择美婢往侍。”(2).指简陋的居室。引申为平民里巷。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下》:“不慕荣宦,身安茅茨。” 宋 苏轼 《...
清风的意思:◎ 清风 qīngfēng[cool breeze] 清凉的风清风徐来清风明月...
秋凉的意思:◎ 秋凉 qiūliáng[cool autumn days] 指秋季凉爽的气候...
瑟瑟的意思:[释义](1) (形)形容轻微的声音。秋风瑟瑟。 (2) (形)形容颤抖。瑟瑟发抖。(作状语) [构成]叠音式...
时艺的意思:即时文、八股文。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徵梦·甲戌状元》:“﹝ 杏源 ﹞时艺奇丽,与 冯祭酒 开之 、 袁职方 了凡 ,同社相善。” 清 钱泳 《履园丛话·考索·时艺》:“文至时艺亦不復能再变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娇娜》:“公子呈课业,类皆古文词,并无时艺。”...
相对的意思:◎ 相对 xiāngduì(1) [opposite;face to face]∶面对面;相向大与小相对(2) [relative]∶非绝对的(跟“绝对”相对)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3) [relatively;comparatively]∶比较来说相对不错...
幽居的意思:◎ 幽居 yōujū(1) [live in seclusion]∶隐居,很少与外界往来(他已幽居十年了)(2) [peaceful dwelling place]∶宁静的住所...
月影的意思:(1).映于水中或隐约于云间的月亮影子。亦指月亮。《三辅黄图·池沼》:“ 影蛾池 , 武帝 凿池以翫月,其旁起 望鵠臺 ,以眺月影入池中,使宫人乘舟弄月影,名 影蛾池 ,亦曰 眺蟾宫 。” 唐 杨师道 《奉和咏弓》:“霜重麟胶劲,风高月影圆。”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熙朝乐事》引 明 俞鸣玉 诗:“中宵映雪读《离骚》,坐待虚窗月影高。” 郁达夫 《钓台的春昼》:“空旷的天空里,流涨着的只是些灰白的云,云层缺处,原也看得出半角的天,和一点两点的星,但看起来最饶风趣的,却仍是欲藏还露,将见仍无的那半规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