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省中王秀才至
明 · 陶益
入港趋潮急,随风觉棹轻。
乍疑诸客舫,欣见一儒生。
剑气妆残雨,书囊推画城。
岂徒通世务,还有下帷情。
乍疑诸客舫,欣见一儒生。
剑气妆残雨,书囊推画城。
岂徒通世务,还有下帷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陶益在港口迎接友人王秀才的情景,充满了喜悦与期待之情。首句“入港趋潮急,随风觉棹轻”生动地展现了船只在潮水推动下迅速驶入港口的动态画面,同时通过“觉棹轻”暗示了风力的相助,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接着,“乍疑诸客舫,欣见一儒生”两句,诗人由对众多船只的疑惑转而惊喜地发现是友人王秀才的到来,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情感和对知识的尊重。这里“儒生”不仅指王秀才的身份,也暗含了对学问和智慧的敬仰。
“剑气妆残雨,书囊推画城”则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王秀才的才华比作剑气,即使在风雨中依然锋芒毕露;而“书囊”象征着他的学识和智慧,如同推动城市发展的力量,既形象又富有诗意。这两句进一步赞美了王秀才的才华横溢和对学问的执着追求。
最后,“岂徒通世务,还有下帷情”点明了王秀才不仅精通世务,还保持着对学术的热爱和专注,即“下帷情”。这不仅是对王秀才个人品质的高度评价,也是对学者精神的颂扬,强调了学以致用与学术研究并重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王秀才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赞赏,同时也传达了对知识、学问以及学者精神的深刻理解和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