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新城
清 · 戴亨
百战兴亡地,千秋眺望情。
荒溪量白骨,明月吊空城。
霜冷鹰秋击,灯昏鬼夜鸣。
平生履险惯,当此亦魂惊。
荒溪量白骨,明月吊空城。
霜冷鹰秋击,灯昏鬼夜鸣。
平生履险惯,当此亦魂惊。
鉴赏
这首诗《宿新城》是清代诗人戴亨所作,通过其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一幅历史沧桑与个人感慨交织的画面。
首句“百战兴亡地”,开篇即点明了地点的历史背景,暗示这里曾是战争频发之地,承载着无数的兴衰更替。接着,“千秋眺望情”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长久以来的凝视与思考,时间的长河中,人们对于过往的追忆与反思从未停歇。
“荒溪量白骨,明月吊空城”两句,以“荒溪”、“白骨”、“空城”等意象,生动展现了战争留下的惨烈景象和荒凉氛围,月光之下,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悲凉与哀思。
“霜冷鹰秋击,灯昏鬼夜鸣”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冷与恐怖,霜冷的秋日里,孤鹰在空中翱翔,似乎在寻找猎物;而夜晚,昏暗的灯光下,似乎有鬼魂在低语,营造出一种既神秘又令人毛骨悚然的氛围。
最后,“平生履险惯,当此亦魂惊”表达了诗人虽经历过许多艰难险阻,但面对这样的场景仍感到心灵的震撼。这不仅是对历史的敬畏,也是对生命脆弱性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宿新城》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和对生命的深切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感染力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