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四首
众情悦妖冶,岂云惠其终。
万事无不有,流转大化中。
古来论成败,咄咄鱼为龙。
牛车窜下国,势异情则同。
浦姚本徂击,桓桓汤武功。
彼美二三子,一笑清酤空。
两虎斗中野,利乃归衡虞。
血肉相蹂躏,鼓吹行通衢。
独倚刚膂力,箕踞倾百壶。
未必非祸福,凡百持尔躯。
吾闻虎畏罴,吹竹不枝梧。
光风荡繁囿,丹绿缀柔柯。
游子去万里,空闺歛翠蛾。
行云落江水,酒尽不成歌。
鸡飞与狗走,妾命独奈何。
槁梧蒙绂冕,峥嵘化侯王。
?饵先百牢,兰烟浮玉房。
儿女何所见,拜跪色甚庄。
四海正聋瞽,威灵尔翕张。
哀哉杞梓材,弃捐官道傍。
词语解释
百牢的意思:(1).一百份牢。牢,古代祭祀或宴享时用的牲畜。牛羊豕各一曰太牢,羊豕各一曰少牢。《左传·哀公七年》:“ 宋 百牢我, 鲁 不可以后 宋 。且 鲁 牢 晋 大夫过十, 吴王 百牢,不亦可乎?” 宋 杨万里 《以糟蟹洞庭甘送丁端叔端叔有诗因和其韵》:“斗州只解寄鹅毛,鼎肉何曾馈百牢。” 刘师培 《文说》:“记贡纳必饰百牢,叙朝会必称万国。”(2).见“ 百牢关 ”。...
百壶的意思:泛言酒多。《诗·大雅·韩奕》:“ 显父 饯之,清酒百壶。” 唐 杨凭 《湘江泛舟》诗:“除却同倾百壶外,不愁谁奈两魂销。”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之八九:“千树梨花百壶酒,共君论饮莫论诗。”...
北陆的意思:(1).北方之地。 北周 庾信 《枯树赋》:“东海有白木之庙,西河有枯桑之社,北陆以杨叶为关,南陵以梅根作冶。” 倪璠 注:“北陆,北方之地也。” 唐 杨炯 《大唐益州大都督府新都县学先圣庙堂碑文》:“每至南方二月,草树华滋,北陆三秋,风烟摇落;莫不列苹繁於上席,行礼敬於质明,奠椒桂於中尊,敬神明於如在。”(2).即虚宿。位在北方,为二十八宿之一。《左传·昭公四年》:“古者日在北陆而藏冰。” 孔颖达 疏:“日在北陆,为 夏 之十二月也。十二月,日在玄枵之次……於是之时,寒极冰厚,故取而藏之也。”《尔雅...
不有的意思:◎ 不有 bùyǒu[be without;do not have;heve not;there is no (not)] 没有无所不有。——《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不成的意思:[释义](助)用在句子末了,同副词“莫非”、“难道”配合,表示反问或推测。难道你要考考我~? [构成]偏正式:不〔成...
成败的意思:◎ 成败 chéngbài[success or failure] 成功与失败;胜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汉· 贾谊《过秦论》成败在此一举...
吹竹的意思:吹奏笙箫等管乐器。 隋 江总 《宴乐修堂应令》诗:“弹丝命琴瑟,吹竹动笙簧。” 唐 柳宗元 《罴说》:“ 楚 之南有猎者,能吹竹为百兽之音。” 清 曹寅 《西堂集诸同人》诗之四:“东里闻吹竹,轻飈激《落梅》。”...
翠蛾的意思:(1).妇女细而长曲的黛眉。 唐 薛逢 《夜宴观妓》诗:“愁傍翠蛾深八字,笑回丹脸利双刀。” 金 王浍 《感遇》诗:“游子去万里,空闺歛翠蛾。” 明 王廷陈 《闻筝》诗:“思繁纤指乱,愁剧翠蛾顰。”(2).借指美女。 前蜀 韦庄 《河传》词:“翠娥争劝 临卭 酒,纤纤手,拂面垂丝柳。” 清 纳兰性德 《南乡子·御沟晓发》词:“曙色远连山色起,青螺。回首微茫忆翠蛾。”...
大化的意思:(1).谓化育万物。《荀子·天论》:“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2).谓人生的重要变化。《列子·天瑞》:“人自生至终,大化有四:婴孩也,少壮也,老耄也,死亡也。”(3).指生命。 晋 陶潜 《还旧居》诗:“常恐大化尽,气力不及衰。” 明 唐寅 《刘太仆墓志铭》:“大化奄忽,投轨泉途。”(4).指宇宙,大自然。 三国 魏 曹植 《九愁赋》:“嗟大化之移易,悲性命之攸遭。” 晋 陶潜 《神释》诗:“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清 周亮工 《岁暮远为客嘉平廿四日赋》:“昭昭大化内,...
咄咄的意思:[释义](叹)表示惊诧。 [构成]叠音式 [同音]多多...
二三的意思:(1).谓不专一;反复无定。《书·咸有一德》:“德唯一,动罔不吉;德二三,动罔不凶。” 孔 传:“二三,言不一。”《晋书·慕容垂载记》:“虽曰君臣,义深父子,岂可因其小隙,便怀二三。” 宋 文天祥 《罗融斋墓志铭》:“不以利害为二三。其忠信如此。”《醉醒石》第四回:“这事断要死争,二三不得的。”(2).约数,不定数。表示较少的数目,犹言几。《国语·吴语》:“﹝ 越王 ﹞曰:‘ 勾践 用帅二三之老,亲委重罪,顿顙於边。’” 汉 王褒 《僮约》:“日暮以归,当送乾薪二三束。” 唐 皎然 《咏小瀑布》:“...
儿女的意思:◎ 儿女 érnǚ(1) [children]∶儿子和女儿,子女儿女成群(2) [young man and woman]∶青年男女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儿女泪,君休滴...
繁囿的意思:繁茂的园囿。 晋 谢混 《游西池》诗:“惠风荡繁囿,白雪屯曾阿。” 清 方文 《王抑之招集斋中有赠》诗:“东风扇繁囿,羣芳粲朱紫。”...
凡百的意思:[释义](形)一切。 [构成]偏正式:凡(百 [例句]凡百事务。(作定语)...
非祸的意思:非常的灾祸。指杀身或死亡。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七:“﹝ 李渷 ﹞文学渊奥,迥出辈流,然恃才躁进,竟罹非祸。” 元 施惠 《幽闺记·兄弟弹冠》:“多应是疾病亡,遭非祸。”...
浮玉的意思:见“ 浮玉山 ”。...
绂冕的意思:(1).古时系官印的丝带及大夫以上的礼冠。引申为官服、礼服。《淮南子·泰族训》:“待媒而结言,聘纳而取妇,紱絻而亲迎。” 唐 骆宾王 《早秋出塞寄东台详正学士》诗:“彯缨陪紱冕,载笔偶璵璠。” 清 魏源 《拟进呈<元史新编>序》:“古圣人以紱冕当天之喜,斧鉞当天之怒。”(2).比喻高官。 汉 蔡邕 《司空杨秉碑》:“烈祖 杨憙 佐命征伐,封 赤泉侯 。嗣子 业 ,紱冕相继。” 唐 杜甫 《赠王侍御四十韵》:“不关轻紱冕,俱是避风尘。” 清 姚鼐 《复张君书》:“士或欲匿山林而羈於紱冕,或心趋殿闕...
槁梧的意思:(1).《庄子·德充符》:“倚树而吟,据槁梧而瞑”。 陆德明 释文引 崔譔 曰:“据琴而睡也。” 成玄英 疏:“夹膝几也。”后人诗文中或以指几,或以指琴。 宋 王安石 《示公佐》诗:“各据槁梧同不寐,偶然闻雨落阶除。”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望虽小陋,顾亦留独弦於槁梧,仰孤星於秋昊也。”(2).引申指知音。 陈三立 《园夜和答姚叔节陶宾南》:“噤吟已了 秦 庭客,《橘颂》终伤 楚 些魂,莫面云山篤行李,鸿濛原有槁梧存。”(3).枯老的梧桐树。 宋 叶适 《祭中洲处士李公文》:“ 蘄春 ...
槁梧的意思:(1).《庄子·德充符》:“倚树而吟,据槁梧而瞑”。 陆德明 释文引 崔譔 曰:“据琴而睡也。” 成玄英 疏:“夹膝几也。”后人诗文中或以指几,或以指琴。 宋 王安石 《示公佐》诗:“各据槁梧同不寐,偶然闻雨落阶除。”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望虽小陋,顾亦留独弦於槁梧,仰孤星於秋昊也。”(2).引申指知音。 陈三立 《园夜和答姚叔节陶宾南》:“噤吟已了 秦 庭客,《橘颂》终伤 楚 些魂,莫面云山篤行李,鸿濛原有槁梧存。”(3).枯老的梧桐树。 宋 叶适 《祭中洲处士李公文》:“ 蘄春 ...
狗走的意思:古代一种守城器械。《墨子·备城门》:“狗走,广七寸,长尺八寸,蚤长四寸,犬耳施之。” 孙诒让 间诂:“ 毕 ( 毕沅 )云:‘疑穴之可以出狗者,曰狗走。’案 毕 説甚误。据下文有蚤,则非穴明矣。此当即上文之狗尸,惟尺度异耳……耳当为牙。‘犬牙施之’谓错互设之。” 岑仲勉 注:“此言狗走之制, 毕 以为穴,固然甚误; 孙 以为狗尸,亦絶不确。尸、走发音不同,且狗尸是绳类,狗走则广七寸,两者殊难牵合。 岑 揣之,似为鉤曲之器,故有蚤(同‘爪’)长,惜不能考定其如何致用耳。”...
鼓吹的意思:[释义](1) (动)宣传提倡。 (2) (动)吹嘘。 [构成]并列式:鼓+吹 [例句]鼓吹革命。(作谓语)[同义]煽动、怂恿...
古来的意思:◎ 古来 gǔlái[since time immemorial] 自古以来古来如此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唐· 李白《将进酒》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清· 林觉民《与妻书》...
官道的意思:(1).管理将士的办法。《孙子·计》:“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梅尧臣 注:“官道,裨校首长,统率必有道也。”一说官为百官之分,道为粮路。见《十一家注孙子》引 曹操 注。(2).公家修筑的道路;大路。 唐 白居易 《西行》诗:“官道柳阴阴,行宫花漠漠。” 元 关汉卿 《五侯宴》第二折:“儿也!就在这官道旁边,敢将你来冻杀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九回:“我见天时尚早,便到外面去闲步。走出门来,便是往来官道。” 管桦 《将军河》第一部十五章:“他迷路啦,把砍柴人走的山路当成官道了。”...
光风的意思:(1).雨止日出时的和风。《楚辞·招魂》:“光风转蕙,氾崇兰些。” 王逸 注:“光风,谓雨已日出而风,草木有光也。” 唐 权德舆 《古乐府》:“光风澹荡百花吐,楼上朝朝学歌舞。” 清 方文 《元旦试笔》诗:“河边淑气微微动,渐有光风转蕙兰。”(2).指月光照耀下的和风。 宋 叶适 《潘广度》诗:“光风自汎灵草碧,朗月岂受顽云吞!”(3).苜蓿的别名。《西京杂记》卷一:“ 乐游苑 自生玫瑰树,树下多苜蓿。苜蓿一名怀风,时人或谓之光风。风在其间常萧萧然,日照其花有光采,故名苜蓿为怀风。”...
何所的意思:何处。《史记·孝武本纪》:“人皆以为不治产业而饶给,又不知其何所人。” 唐 韩愈 《感春》诗之一:“我所思兮在何所?情多地遐兮徧处处。” 宋 王安石 《胡笳十八拍》:“新人新人听我语:我所思兮在何所?”...
衡虞的意思:守护山林的官。《汉书·食货志上》:“若山林藪泽原陵淳卤之地,名以肥磽多少为差。有赋有税。税谓公田什一及工商衡虞之入也。”《国语·周语下》“林麓散亡” 三国 吴 韦昭 注:“谓无山林衡虞之政也。”《宋书·明帝纪》:“古者衡虞置制,蝝蚳不收,川泽产育,登器进御。” 宋 王浍 《感遇》诗:“两虎鬭中野,利乃归衡虞。”参见“ 衡鹿 ”。...
侯王的意思:泛指诸侯。《老子》:“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史记·项羽本纪》:“乃分天下,立诸将为侯王。” 晋 陆机 《五等论》:“ 汉 矫 秦 枉,大启侯王,境土踰溢,不遵旧典。”...
桓桓的意思:◎ 桓桓 huánhuán[mighty;powerful] 威武的样子桓桓于征。——《诗·鲁颂·泮水》尚桓桓。——《书·牧誓》...
祸福的意思:(1).灾殃与幸福。《左传·襄公二十三年》:“祸福无门,唯人所召。” 晋 葛洪 《抱朴子·任命》:“祸福交错乎倚伏之间,兴亡缠绵乎盈虚之会。” 清 林则徐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2).指灾祸。 晋 欧阳建 《临终诗》:“潜图密已构,成此祸福端。”...
箕踞的意思:形容坐姿懒散,不庄重。...
江水的意思:即 长江 。《淮南子·墬形训》:“何谓六水?曰 河水 、 赤水 、 辽水 、 黑水 、 江水 、 淮水 。” 高诱 注:“ 江水 出 岷山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一》:“ 岷山 ,即 瀆山 也,水曰 瀆水 矣。又谓之 汶 。 阜山 在徼外, 江水 所导也。” 唐 韩愈 《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诗:“ 盆城 去 鄂渚 ,风便一日耳。不枉故人书,无因帆 江水 。”...
捐官的意思:纳资求官。《红楼梦》第十回:“ 冯紫英 因説他有一个幼时从学的先生,姓 张 名 友士 ……今年是上京给他儿子捐官。”《文明小史》第五三回:“这 秦凤梧 虽是观察公,捐官的时候未曾指省,没处可以候补,不过顶戴荣身罢了。”...
空闺的意思:谓丈夫外出,妻子寂寞独居之处。 三国 魏 曹植 《杂诗》之三:“妾身守空闺,良人行从军。” 南朝 宋 鲍照 《秋夜》诗之一:“环情倦始復,空闺起晨装。” 唐 骆宾王 《荡子从军赋》:“征夫行乐践榆溪,倡妇衔怨守空闺。”...
兰烟的意思:芳香的烟气。《梁书·沉约传》:“浮兰烟於桂栋,召 巫阳 於 南楚 。” 南朝 陈 傅縡 《博山香炉赋》:“麝火埋朱,兰烟毁黑。” 宋 柳永 《长相思》词:“画鼓喧街,兰烟满市,皎月初照。” 明 陆采 《怀香记·春闺寄简》:“兰烟方裊裊,花气正霏霏。”...
两虎的意思:比喻两雄,两个强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今两虎共鬭,其势不俱生。”《后汉书·寇恂传》:“帝曰:‘天下未定,两虎安得私鬭?今日朕分之。’” 唐 李白 《古风》之五三:“ 赵 倚两虎鬭, 晋 为六卿分。”《宋史·张俊传》:“臣尝语 世忠 俊 ,陛下倚此二大将,譬如两虎,固当各守藩篱,使寇不敢进。”...
流转的意思:[释义](1) (动)经常流动转移;不固定在一个地方。流转四方。(作谓语) (2) (动)指商品或资金在流通过程中的周转。 [构成]并列式:流+转...
聋瞽的意思:(1).犹聋盲。《墨子·耕柱》:“鬼神之明智於圣人,犹聪耳明目之与聋瞽也。” 郑观应 《盛世危言·学校上》:“下至聋瞽瘖哑残疾之人,亦莫不有学,使习一艺以自养其天刑之躯。”参见“ 聋盲 ”。(2).比喻欺骗,蒙蔽。 元 耶律楚材 《屏山居士<鸣道集说>序》:“食我园椹,不见好音,诬谤圣人,聋瞽学者。” 明 陆容 《菽园杂记》卷十二:“ 似道 自知倖致高位,恐人议己,故作为此説,以聋瞽愚俗耳。”《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二十七年》:“前代所行《通制条格》之书,非不繁密,但资官吏弄法,民间知者絶少,是聋瞽天...
膂力的意思:◎ 膂力 lǚlì[physical strength] 体力;力气卓膂力过人,双带两鞬,左右驰射。——《后汉书·董卓传》膂力出众...
奈何的意思:◎ 奈何 nàihé(1) [how]∶怎么办无可奈何(2) [how]∶如何奈何不礼不予我城奈何。——《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为之奈何。——《史记·项羽本纪》(3) 又且为之奈何。奈何取之尽锱铢。(锱铢(zīzhū ),古代重量单位,一铢等于二十四分之一两,六铢为一锱,喻微小。)—— 唐· 杜牧《阿房宫赋》奈何饮于酒肆。——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4) [do sth.to a person]∶惩治;对付等我慢慢的奈何他...
牛车的意思:◎ 牛车 niúchē(1) [ox wagon]∶由牛拉的重车(2) [rut;ruth;bullock(ox) cart]∶用牛拉的车辆...
弃捐的意思:(1).抛弃;废置。《战国策·秦策五》:“子曰:‘少弃捐在外,尝无师傅所教学,不习於诵。’”《淮南子·览冥训》:“弃捐 五帝 之恩刑,推厥 三王 之法籍。” 唐 胡适 《行路难》诗之一:“黄金如斗不敢惜,片言如山莫弃捐。”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所谓圣明之主者,亦非远于人情者也,果能敝屣其黄屋,而弃捐所有以利汉人邪?”(2).特指士人不遇于时或妇女被丈夫遗弃。 汉 刘向 《<战国策>序》:“当此之时……重约结誓,以守其国,故 孟子 、 孙卿 儒术之士,弃捐於世;而游説权谋之徒,见贵於俗。” ...
杞梓的意思:(1).杞和梓。两木皆良材。《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晋 卿不如 楚 ,其大夫则贤,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 楚 往也。虽 楚 有材, 晋 实用之。” 杜预 注:“杞、梓皆木名。”《北史·文苑传序》:“于时 陈郡 袁翻 ……彫琢琼瑶,刻削杞梓,并为龙光,俱称鸿翼。” 宋 司马光 《送李汝臣同年谪官导江主簿》诗:“良工构明堂,必不遗杞梓。” 明 方孝孺 《君子斋记》:“是以自少而至耄老,自恒人而至圣贤,如禾黍自盈寸之苗,而至於有秋;杞梓梗楠自拱把之植,而至於百围,盖有可必而不可诬者。”(2).比喻...
清酤的意思:清酒。《诗·商颂·烈祖》:“既载清酤,賚我思成。” 毛 传:“酤,酒。” 三国 魏 吴质 《答东阿王书》:“对清酤而不酌,抑嘉肴而不享。” 唐 王维 《鱼山神女祠歌·迎神曲》:“陈瑶席,湛清酤。” 前蜀 韦庄 《对酒赠友人》诗:“《白雪》篇篇丽,清酤盏盏深。”...
蹂躏的意思:◎ 蹂躏 róulìn[rack;trample on] 践踏,比喻用暴力欺压、侵凌遭受战争蹂躏在那些蹂躏罗马帝国西部各省的蛮族中间...
柔柯的意思:指柔弱的枝条。 宋 苏轼 《满庭芳》词:“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翦柔柯。”参见“ 柔条 ”。...
肉相的意思:凡庸的相貌。 明 张煌言 《游芥瓶庵赠希闻上人》诗:“山是骨餘原太古,僧无肉相即斯文。”...
朔风的意思:◎ 朔风 shuòfēng[north wind] 北风朔风厉严寒,阴气下微霜。——三国 魏· 阮籍《咏怀》纸灰飞扬,朔风野大,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清· 袁枚《祭妹文》...
四海的意思:[释义](名)指全国各地,也指全世界各处。 [构成]偏正式:四(海 [例句]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作宾语)...
所见的意思:(1).看到的。《晋书·嵇康传》:“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 唐 韩愈 《谢自然诗》:“入门无所见,冠屨同蜕蝉。”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孙文定公》:“人君耳习於所闻,则喜諛而恶直;目习於所见,则喜柔而恶刚。”(2).犹见解;意见。《汉书·儒林传·严彭祖》:“ 孟 弟子百餘人,唯 彭祖 、 安乐 为明,质问疑谊,各持所见。” 唐 韩愈 《论孔戣致仕状》:“蒙陛下厚恩,苟有所见,不敢不言。” 明 叶盛 《水东日记·奏请午朝》:“惜乎当时外间诸公所见不同,反不足以副其意耳。”...
汤武的意思:商汤 与 周武王 的并称。《易·革》:“ 汤 武 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史记·穰侯列传》:“以三十万之众守 梁 七仞之城,臣以为 汤 武 復生,不易攻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辨骚》:“故其陈 尧 舜 之耿介,称 汤 武 之祗敬,典誥之体也。”...
万事的意思:[释义](名)一切事情。 [构成]偏正式:万(事 [例句]万事大吉。(作主语)[同音]万世...
威灵的意思:◎ 威灵 wēilíng(1) [prestige]∶声威;威势广耀威灵(2) [gods]∶神灵...
未必的意思:[释义](副)不一定。(意思和“必定”相反)。 [构成]偏正式:未〔必 [例句]未必能来。(作状语)...
武功的意思:[释义](名)〈书〉指军事方面的功绩。 [构成]偏正式:武(功 [例句]他武功卓著。(作主语)[同音]武工、五功...
无不的意思:没有不;全是。《礼记·中庸》:“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幬。”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序:“风雨晦明,无不从顺。”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序》:“凡六经 孔子 之书,无不牵合其论,而上下其词也。” 鲁迅 《朝花夕拾·<狗·猫·鼠>》:“ 日耳曼 人走出森林虽然还不很久,学术文艺却已经很可观,便是书籍的装潢,玩具的工致,也无不令人心爱。”...
翕张的意思:◎ 翕张 xīzhāng[close and open;furl and unfurl] 一合一张...
下国的意思:(1).天下;下界。《诗·鲁颂·閟宫》:“奄有下国,俾民稼穡。”《史记·天官书》:“五星皆从而聚于一舍,其下国可以礼致天下。”(2).诸侯国。《书·泰誓中》:“惟天惠民,惟辟奉天,有 夏桀 弗克若天,流毒下国。”《逸周书·祭公》:“烈祖 武王 度下国作陈周,维皇皇上帝度其心,寘之明德。” 孔晁 注:“下国,谓诸侯也。”《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初 恭王 始都下国,好治宫室。” 李善 注:“以天子为上国,故诸侯为下国。” 唐 齐己 《村居寄怀》诗:“诸侯行教化,下国自耕桑。”(3).小国。对中原大...
行云的意思:◎ 行云 xíngyún[rack] 流动的云;亦用以比喻女子头发...
行通的意思:犹言吃得开,兜得转。 孙犁 《白洋淀纪事》:“老牛回来就不吃草, 老改 到 大官亭 去请来一位兽医,这位兽医在这一带是很行通的。”...
血肉的意思:◎ 血肉 xuèròu[flesh and blood] 血液和肌肉。指人类躯体。因人体有血与肉,为生命所系,故言...
迅景的意思:(1).疾行的太阳。 南朝 齐 王融 《法乐辞》:“长风吹北陇,迅景急东瀛。”(2).指光阴。时光易逝,故称。 宋 吴潜 《青玉案》词:“迅景流光容易度,鷺洲鸥渚,苇汀芦岸,总是消魂处。”...
妖冶的意思:◎ 妖冶 yāoyě[pretty and coquettish] 妖媚而不庄重...
异情的意思:(1).情况不同。《荀子·非相》:“古今异情,其所以治乱者异道。”《艺文类聚》卷三七引 南朝 梁 沉约 《谢齐竟陵王教撰<高士传>启》:“ 梁鸿 、 苏伯 ,记远迹於前; 叔夜 、 士安 ,书高尘於后,虽去取异情,羣略殊軫,而独行必彰,斥言罔极。”(2).不同的心情。 晋 葛洪 《抱朴子·塞难》:“妍媸有定矣,而憎爱异情,故两目不相为视焉。”《宋书·谢灵运传论》:“徒以赏好异情,故意製相诡。”(3).不正常的情感。《南史·后妃传·齐鬱林王何妃》:“外间并云 杨珉之 与皇后有异情,彰闻遐邇。”...
玉房的意思:(1).玉饰的房屋。多指神仙的居处。《汉书·礼乐志》:“神之出,排玉房,周流杂,拔兰堂。” 明 何景明 《画鹤赋》:“疑照景於金阁,讶栖霞於玉房。”(2).指华丽的房屋。 晋 陆机 《吊魏武帝文》:“陈法服於帷座,陪窈窕於玉房。” 唐 李端 《听筝》诗:“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宋 杨万里 《行路难》诗:“彻侯万户秩万石,珠户玉房贮倾国。”(3).美称花的子房。 唐 沉佺期 《题椰子树》诗:“玉房九霄露,碧叶四时春。” 唐 白居易 《牡丹芳》诗:“牡丹芳,牡丹芳,黄金蕋绽红玉房。” 宋 ...
峥嵘的意思:◎ 峥嵘 zhēngróng(1) [towering;be lofty and steep]∶形容山的高峻突兀或建筑物的高大耸立(2) [lofty and steep peak]∶高峻的山峰敢请相公平贼后,暂携诸吏上峥嵘。——唐· 韩愈《奉和裴相公东征途经女儿山下作》(3) [high and open]∶高爽空旷举目四顾,霜天峥嵘。——唐· 李白《金陵与诸贤送权十一序》(4) [be big and strong]∶魁梧形容典雅,体段峥嵘。——《西游记》(5) [extraordina...
枝梧的意思:◎ 枝梧,枝捂 zhīwú,zhīwú(1) [prevaricate]∶支吾枝梧其词(2) [resist]∶抗拒;抵触莫敢枝梧(3) [support]∶支持;支撑药物枝梧病渐苏...
众情的意思:众人的情绪。 唐 杜荀鹤 《献长沙王侍郎》诗:“文星渐见射台星,皆仰为霖沃众情。”《儿女英雄传》第二回:“大家见老爷事事与人同甘共苦,众情踊跃;也仗着夫齐料足,果然在一月限内便修筑得完工。”...
中野的意思:(1).原野之中。《易·繫辞下》:“葬之中野,不封不树。”《史记·淮阴侯列传》:“今 楚 汉 分争,使天下无罪之人肝胆涂地,父子暴骸骨於中野,不可胜数。” 三国 魏 曹植 《送应氏》诗之一:“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 清 顾炎武 《先妣忌日》诗:“秋雨秀连中野蔚,夕阳光起北园葵。”(2).古邑名。《逸周书·殷祝》:“ 汤 将放 桀 于 中野 。” 朱右曾 校释:“ 中野 ,邑名。”...
梓材的意思:指优质的木材。《书·梓材》:“若作梓材,既勤朴斲,惟其涂丹雘。” 蔡沉 集传:“梓,良材,可为器者。” 周秉钧 易解:“梓材,材之美者。” 晋 张华 《励志诗》:“如彼梓材,弗勤丹漆,虽劳朴斲,终负素质。” 明 吴本泰 《帝京篇》:“广殿飭梓材,神霄耸轮奂。” 郭沫若 《宿楚雄》诗:“沿途急剧繁车马,满望葱蘢富梓材。”...
走北的意思:战败而逃。亦指败逃的军队。《六韬·均兵》:“ 太公 曰:‘车者,军之羽翼也。所以陷坚阵,要强敌,遮走北也。’”...
二三子的意思:◎ 二三子 èrsānzǐ[all of you] 诸位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