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出榆关赏析

出榆关

宋末金初 · 刘著
羽檄中原满,萍流四海间。
少时过桂岭,壮岁出榆关。
奇祸心如折,羁愁鬓已斑。
楚累千万亿,知有几人还。

拼音版原文

zhōngyuánmǎnpíngliúhǎijiān

shǎoshíguòguìlǐngzhuàngsuìchūguān

huòxīnzhéchóubìnbān

chǔlèiqiānwàn亿zhīyǒurénhái

注释

羽檄:羽檄:古代军事文书,插上鸟羽以示紧急,需迅速传递。
萍流:萍流:比喻像浮萍一样随水漂流,形容四处漂泊。
桂岭:桂岭:泛指南方的山岭,这里代指故乡。
榆关:榆关:即山海关,古代边关要塞。
奇祸:奇祸:意想不到的灾难。
羁愁:羁愁:羁旅的忧愁,指长期在外的思乡之情。
楚累:楚累:此处借指遭受苦难的人民,楚国地处长江中下游,故称。
亿:亿:极言数量之多,非实指。

翻译

紧急的军书遍布中原,我像浮萍漂泊在四海之间。
年轻时我曾越过桂岭,壮年时又离开榆关前往边疆。
遭遇奇祸内心痛苦如同折断,长期的羁旅让我双鬓已斑白。
楚国百姓遭受苦难无数,又有多少人能平安归来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对于故土的深情和对远离家乡之痛苦的心境。"羽檄中原满,萍流四海间"表达了作者对于北方草原的怀念,以及自己漂泊天涯的孤独感。"少时过桂岭,壮岁出榆关"则是诗人回忆早年和壮年的经历,分别在不同的地方成长和出发追求理想。

"奇祸心如折,羁愁鬓已斑"一句透露出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忧虑,如同心灵被折断,而头发也因忧愁而早白。"楚累千万亿,知有几人还"则是对那些与自己一样命运多舛、流离失所之人的深切关怀,表达了对于归乡难的无奈和悲哀。

整首诗通过作者的个人经历和情感,展现了一种时代的沧桑巨变和个体的无力感。语言质朴而富有表现力,情感真挚而深沉,折射出宋末金初动荡岁月下人们的心路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