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竹间诗为李伯葵赋赏析

竹间诗为李伯葵赋

明 · 杨士奇
夙志在间适,结宇城东隅。
脩竹何漪漪,丛生罗庭除。
虽无灌木荫,清云郁纷敷。
四时自苍翠,寒暑常不渝。
天风起旦夕,绕屋含笙竽。
何必来羊求,静阅古人书。
至理会有得,陶然倾一壶。
油油天壤内,安知忧与虞。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杨士奇所作,名为《竹间诗为李伯葵赋》。诗中描绘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内心的宁静追求。

开篇“夙志在间适,结宇城东隅”表达了诗人早年就有的隐居山林、远离尘嚣的心愿,选择在城市的一隅建造住所。接着“脩竹何漪漪,丛生罗庭除”描绘了一片茂密修长的竹林,竹子在庭院中错落有致地生长,营造出一种清幽雅致的氛围。

“虽无灌木荫,清云郁纷敷。四时自苍翠,寒暑常不渝”进一步渲染了竹林四季常青、不受季节更替影响的特性,展现了大自然的永恒之美。而“天风起旦夕,绕屋含笙竽”则以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界的风声比作音乐,生动地表现了竹林中的和谐与宁静。

“何必来羊求,静阅古人书”一句,诗人借用了古代学者求学的故事,表达了自己在竹林中静心阅读古籍,寻求智慧的满足感,不再需要外界的名利诱惑。最后,“至理会有得,陶然倾一壶。油油天壤内,安知忧与虞”总结了诗人的生活态度,认为在自然与书籍中能找到生活的真谛,内心充满喜悦与满足,忘却了世俗的忧虑与困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内心宁静生活的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文化倾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