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普济禅院寄东林诸子
明 · 成鹫
但得安居便死心,写将人物报东林。
番童久住谙华语,婴母初来学鴂音。
两岸山光涵海镜,六时钟韵杂风琴。
祇愁开禁年年密,未得閒身纵步吟。
番童久住谙华语,婴母初来学鴂音。
两岸山光涵海镜,六时钟韵杂风琴。
祇愁开禁年年密,未得閒身纵步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普济禅院的深情厚谊与对东林诸子的思念之情。首句“但得安居便死心”,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和满足,愿意在此终老。接着“写将人物报东林”则透露出诗人希望将自己的生活点滴通过文字传达给远方的朋友,表达对他们的思念。
“番童久住谙华语,婴母初来学鴂音”两句,生动地展现了不同背景的人们在禅院中的和谐共处,番童熟悉汉语,新来的婴母正在学习,体现了文化的交融与传承。
“两岸山光涵海镜,六时钟韵杂风琴”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山光水色映照如镜,六时的钟声与自然界的风琴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祇愁开禁年年密,未得閒身纵步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未能随时自由漫步吟诗的遗憾,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禅院生活的热爱、对朋友的思念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蕴含着对时间与自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