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黄忠端东坡后游赤壁图为黎露苑编修湛枝题赏析

黄忠端东坡后游赤壁图为黎露苑编修湛枝题

清末民国初 · 陈宝琛
忠端吾乡贤,书画并奇恣。
夙藏砚山图,独立足正气。
梁髯炫我松,磊珂千里致。
别来岁云寒,再见定何地?君今得此本,用笔特工致。
何爱写后游,赋语殆有契。
江山不复识,石砚眼出泪。
阅年近三百,望古更题识。
梦中鹤不归,去去人间世。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末期至近现代初期的诗人陈宝琛所作,名为《黄忠端东坡后游赤壁图为黎露苑编修湛枝题》。诗中以“忠端吾乡贤”开篇,赞美了黄忠端的书画艺术,并提到其收藏的砚山图,以及与友人梁髯之间的深厚友谊。诗中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别来岁云寒,再见定何地?”这两句诗描绘了分别后的相思之苦和对重逢地点的不确定感,充满了离愁别绪。接着,诗人通过“君今得此本,用笔特工致”表达了对友人获得珍贵作品的喜悦之情,并暗示作品中的笔触细腻,技艺高超。

“何爱写后游,赋语殆有契。”这两句诗进一步揭示了作品背后的情感深度,似乎在说友人不仅爱惜这幅画,更在其中找到了共鸣,感受到了与画中人物或场景的某种心灵契合。

“江山不复识,石砚眼出泪。”这两句诗则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仿佛在说,眼前的江山已非往昔,连那块见证了无数故事的石砚也流下了泪水,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哀伤和对过往的追忆。

最后,“阅年近三百,望古更题识。”这两句诗点明了作品的年代久远,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它的理解和情感更加丰富。而“梦中鹤不归,去去人间世。”则以鹤不归的梦境象征着对逝去岁月的不舍和对现实世界的无奈,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黄忠端东坡后游赤壁图的描述,巧妙地融入了个人情感、历史感和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