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雪寄荆幕知己
唐 · 齐己
猛势微开万里清,月中看似日中明。
此时鸥鹭无人见,何处关山有客行。
郢唱转高谁敢和,巴歌相顾自销声。
江斋卷箔含毫久,应想梁王礼不经。
此时鸥鹭无人见,何处关山有客行。
郢唱转高谁敢和,巴歌相顾自销声。
江斋卷箔含毫久,应想梁王礼不经。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猛势:猛烈的气势。微开:稍微平息。
万里清:万里晴朗的天空。
月中:在月亮上。
日中明:像太阳一样明亮。
鸥鹭:海鸥与白鹭,此处泛指水鸟。
无人见:不被人们所注意。
关山:泛指群山和关隘。
客行:旅客的行程。
郢唱:楚地的高雅歌曲,比喻高妙的诗文。
转高:变得更高雅、更难。
和:应和,跟着唱。
巴歌:巴地的民歌,这里代指通俗的歌曲。
相顾:相互对视,彼此看对方。
销声:沉默,不出声。
江斋:江边的书斋。
卷箔:卷起帘幕,指开始写作或思考。
含毫:口中含着笔,形容构思文辞的样子。
久:很长时间。
梁王:历史上的某位梁王,这里可能借指不遵守礼仪的贵族。
礼不经:不遵循礼仪,行为不合乎礼法。
翻译
狂风稍稍平息展现万里晴空的壮丽,月亮在天空中明亮得如同太阳。此刻海鸥与白鹭在无人注意的时刻飞翔,哪里的重重山关间还有旅人行进。
楚地的高雅歌声响起,谁敢随之应和,巴地的民歌相视间也悄然无声。
江边书斋中卷起帘幕沉思已久,应是在回想梁王未遵循礼仪的往事。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雪景图。"猛势微开万里清"表达了雪花纷飞之时,天空突然变得异常清澈,宛如万里长空一片净白;"月中看似日中明"则形象地描绘出雪光映照下,即便是夜晚,也能仿佛见到像白昼一样明亮的景致。接下来的"此时鸥鹭无人见,何处关山有客行"透露了诗人在这静谧雪景中的孤独感受,连鸥鹭也难以寻觅,而远方的关山是否有人通过,这种疑问增添了一份寂寞。
随后的"郢唱转高谁敢和,巴歌相顾自销声"则描绘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吟唱古曲,却因无人与之和鸣而渐渐地声音消失。最后两句"江斋卷箔含毫久,应想梁王礼不经"表达了诗人长时间坐在窗前,心中却在思考梁王的礼仪却未能亲历。
这首诗通过对雪景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寂寞凄清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