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卧病有感二首(其二)
宋 · 张耒
飘萍著处即为家,伏枕悠悠对物华。
处处鞦韆竞男女,年年寒食乱风花。
药囊亲坐劳频检,酒瓮生尘亦可嗟。
未老会寻吴市卒,苦贫须种邵平瓜。
云烟南望群山会,水树东浮去路斜。
行止此身应有命,不须辛苦问生涯。
处处鞦韆竞男女,年年寒食乱风花。
药囊亲坐劳频检,酒瓮生尘亦可嗟。
未老会寻吴市卒,苦贫须种邵平瓜。
云烟南望群山会,水树东浮去路斜。
行止此身应有命,不须辛苦问生涯。
注释
飘萍:比喻漂泊不定的人。伏枕:枕着枕头,形容悠闲。
鞦韆:秋千。
寒食: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前一天。
药囊:装药的袋子。
吴市卒:指隐居的老人。
邵平瓜:指隐居种瓜以自给的故事。
云烟:形容远方的景色。
生涯:生活,生计。
翻译
像浮萍随风而安便是家,我枕着枕头悠然欣赏世间万物。男女老少在各处荡秋千,每年寒食节纷飞的柳絮和落花扰乱了视线。
常常亲自检查药囊,即使酒瓮积满灰尘也令人感叹。
还未老去就希望能像吴市的老人一样,因种植邵平瓜而摆脱贫困。
遥望南方的云烟,群山连绵,东边的水边树木映照着斜阳,那是前行的道路。
人生的行止似乎早有定数,不必过于辛劳去询问生活的艰难。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的诗篇。开头两句“飘萍著处即为家,伏枕悠悠对物华”描绘了一种随遇而安、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飘萍"比喻游离不定的生活,而"伏枕"则是闲适之情。然而接下来的两句“处处鞦韆竞男女,年年寒食乱风花”却展示了社会上的喧闹和人生的无常,"鞦韆"指的是儿童的玩耍场景,而"寒食"则是寒冷的食物,暗示生活的艰辛。
中间两句“药囊亲坐劳频检,酒瓮生尘亦可嗟”反映了诗人因病卧床而不得不关注自己的健康状态,"药囊"和"酒瓮"都是日常生活中的物品,但在这里却成为诗人疾病的见证。
下面的两句“未老会寻吴市卒,苦贫须种邵平瓜”则是对未来的一种期许和自我安慰。"吴市"可能指的是某个地方,而"邵平瓜"则是一种生活上的小确幸。
最后四句“云烟南望群山会,水树东浮去路斜。行止此身应有命,不须辛苦问生涯”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诗人通过观察自然景象来思考生命和命运,"云烟"、"群山"、"水树"都是自然美景,而最后两句则是对自己行止选择的肯定,以及对生命本身的一种顺其自然的接受。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生老病死时的超脱与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