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鹤辞
橧不可巢兮,怅孰与之翱翔。
三桑无枝兮,望苍门而未阳。
西母折胜兮,恐邓林之不芳。
鸱厉吻而啸号兮,鶝衔矢以为长。
仁鸟高逝兮,杳莫闻其归昌。
牛哀化而为虎兮,虽含灵而无良。
莽蓁蓁而阹迾兮,括隐隐而机张。
畴复殪彼䝟貐兮,驱百怪以伏藏。
鹤之去兮,海是泊。
浟湙无垠兮,深入冥漠。
天吴九首兮,仡立而可愕。
海童之么么兮,又唏而相薄。
归墟合夫尾闾兮,三神峙而参错。
何飞廉之弗戒兮,舟欲进而忽却。
抶象而驾蛖鱼兮,将往来以乘蹻。
观荡荡于天外兮,求地轴之所托。
惧鳌力之不任兮,玄黄杂而挥霍。
鹤之翔兮,无远遥。
大圜于穆兮,上积清寥。
澹至人之无为兮,与清光以游遨。
骋骐骥于天路兮,左玉女而右松乔。
齐骞腾于风背兮,吹参差之洞箫。
恍出有而入无兮,非世俗之所服。
凭高云以结思兮,极劳心之悽恻。
昔余览夫幽经兮,嘉金行之肖仪。
曰吐故而纳新兮,岁千祀以为期。
朝澡神于秋水兮,夕申警乎湛露。
曾日月之几何兮,忽溷澖而莫之主。
仙既不可睹兮,彼又得而驭之。
世不可以容穟兮,将羽化而去之。
万类之芸芸兮,何有于定姿。
曶神奇而冯生兮,鯈臭腐以焉归。
鸢何飞而戾天兮,鱼何跃而在沼。
凤何览而来下兮,龙何欲而能扰。
气实使之然兮,孰观其徼。
妙夏虫之疑冰兮,取诮于知道。
上下为宇兮,四表为樊。
大和欣合兮,含生孔蕃。
曷不古处兮,乐全其天。
麟折足于车子兮,徒反袂而泗涟。
龟曳尾于泥涂兮,惧触罟而造钻。
观既往而知来兮,惟委顺于陶甄。
援雅琴以发弹兮,聊释余之中悁。
乱曰:山海浩兮,蔽亏。
城郭缭兮,委蛇。
人民是兮,今岂非。
芝三秀兮,可疗饥。
盍归乎来兮,丁令威。
词语解释
翱翔的意思:◎ 翱翔 áoxiáng[flutter;soar;hover over;take wing] 在空中(常指在高空)飞行或盘旋展翅翱翔于两三千米高空的雄鹰,一下子就能发现地面上宽广范围内的一只小兔或小鸡。——《眼睛与仿生学》...
百怪的意思:(1).多种怪异。 汉 王充 《论衡·订鬼》:“人之且死,见百怪。” 宋 苏辙 《和子瞻泗州僧伽塔》:“蛟龙百怪不敢近,迴风倒浪归无踪。” 宋 何薳 《春渚纪闻·龙神需舍利经文》:“后舟载者俱见海神百怪,攀船而上,以经轴为求。”(2).各种奇想。 唐 韩愈 《调张籍》诗:“精诚忽交通,百怪入我肠。”...
蔽亏的意思:谓因遮蔽而半隐半现。 唐 孟郊 《梦泽行》:“ 楚 山争蔽亏,日月无全辉。” 清 刘大櫆 《浮山记》:“古木苍藤,蔽亏掩映,冬夏常蔚然。” 赵光荣 《里湖纪游》诗之三:“高高望无极,蔽亏天日光。”...
不任的意思:(1).不能忍受;不能胜任。《后汉书·皇后纪下·献帝伏皇后寿》:“ 操 后以事入见殿中,帝不任其愤,因曰:‘君若能相辅,则厚,不尔,幸垂恩相捨。’” 唐 韩愈 《复志赋》:“既识路又疾驱兮,孰知余力之不任。”(2).犹不胜,表示程度极深。 南朝 梁 沉约 《谢赐甘露启》:“慈旨曲洽,颁此祥賚,不任欣荷,谨以啟事谢以闻。” 唐 韩愈 《答魏博田仆射书》:“即日 愈 蒙免,蒙恩改职事,不任感惧。”...
不可的意思:◎ 不可 bùkě(1) [should not]∶不可能;不可以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2) [must not]∶决不能,必须不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不可一概而论(3) [simply must]∶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不古的意思:不淳朴;浇薄。 明 徐渭 《论中》四:“古字艰,艰生解,解生易,易生不古矣。不古者,俗矣。” 沉从文 《泥涂》:“ 杨巡官 前天到这儿来,和我们监督喝茅台酒,就说这地方人心不古。”...
参错的意思:◎ 参错 cēncuò(1) [uneven]∶排列不整齐,互相错杂(2) [confused with errors and omission]∶差误和缺漏...
参差的意思:◎ 参差 cēncī[similar] 差不多;近似◎ 参差 cēncī(1) [uneven;irregular]∶不齐参差荇菜。——《诗·周南·关睢》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唐· 杜牧《阿房宫赋》(2) [differ]∶早晚相差参差了三两年(3) [error]∶差池;失误没半点儿参差译意参差(4) [careless;casual]∶马虎不敢参差(5) [unharmonious]∶关系不融洽人人不睦,个个参差...
车子的意思:◎ 车子 chēzi(1) [vehicle]∶古称驾车的人,现通称车辆为车子(2) [bicycle] 〈方〉∶自行车...
乘蹻的意思:道家所谓飞行之术。蹻,方士穿的鞋。 三国 魏 曹植 《升天行》之一:“乘蹻追术士,远之 蓬莱山 。” 晋 葛洪 《抱朴子·杂应》:“若能乘蹻者,可以周流天下。”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盗侠》:“﹝ 卢生 ﹞乃曰:‘某师仙也……某久得乘蹻之道者。’因拱揖 唐 ,忽失所在。”...
城郭的意思:◎ 城郭 chéngguō[city walls] 城是内城的墙,郭是外城的墙。泛指“城邑”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唐· 杜牧《阿房宫赋》...
大圜的意思:见“ 大圆 ”。...
大和的意思:(1).一种良弓。《周礼·考工记·弓人》:“大和无灂。” 郑玄 注:“大和,尤良者也。” 孔颖达 疏:“大和谓九和之弓。以其六材俱善尤良,故无漆灂也。”(2).非常和协。《左传·襄公十三年》:“ 晋 国之民,是以大和。”见“ 太和 ”。...
荡荡的意思:浩大貌;空旷貌。《韩诗外传》卷二:“盪盪乎其义不可失也,磏乎其廉而不劌也。”《汉书·郊祀志下》:“及言世有僊人,服食不终之药……听其言,洋洋满耳,若将可遇;求之,盪盪如係风捕景,终不可得。” 颜师古 注:“盪盪,空旷之貌也。”(1).广大貌;博大貌。《书·洪范》:“无偏无党,王道荡荡。”《论语·泰伯》:“大哉 尧 之为君也……荡荡乎,民无能名焉。” 朱熹 集注:“荡荡,广远之称也。”《汉书·礼乐志》:“大海荡荡水所归,高贤愉愉民所怀。” 颜师古 注:“荡荡,广大貌也。” 元 揭傒斯 《赋得海上云送良上人...
邓林的意思:(1).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树林。《山海经·海外北经》:“ 夸父 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 河 渭 , 河 渭 不足,北饮 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晋 郭璞 《山海经图赞》:“神哉 夸父 ,难以理寻,倾沙逐日,遯形邓林。” 唐 韩愈 《海水》诗:“海水非不广,邓林岂无枝?” 清 钱谦益 《次韵何慈公岁暮感事》之四:“闻逐邓林搜弃杖,戏禁沧海学栽桑。”(2).比喻荟萃之处,聚汇之所。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总论》:“ 陈思 《赠弟》、 仲宣 《七哀》、 公干 《思友》...
地轴的意思:地球的轴心,比喻事物的核心或重要支撑。...
丁令的意思:(1).同“ 丁零 ”。《尚书大传》卷三:“北方之极,自 丁令 北至积雪之野,帝 顓頊 神玄冥司之。”《汉书·匈奴传上》:“其明年, 丁令 比三岁入盗 匈奴 ,杀略人民数千,驱马畜去。”参见“ 丁零 ”、“ 丁灵 ”。(2).“ 丁令威 ”的省称。 唐 李赤 《灵墟山》诗:“ 丁令 辞世人,拂衣向仙路。”(3).指鹤。 宋 李纲 《雷庙读丁晋公所作碑》诗:“只应 寇老 曾迁此,作记何缘 丁令 来。” 清 吴伟业 《鲞鹤》诗:“ 丁令 归来寄素书,羽毛零落待何如。”参见“ 丁令威 ”。...
洞箫的意思:[释义](名)箫,因不封底而得名。 [构成]偏正式:洞(箫...
而来的意思:以来。《墨子·兼爱下》:“夫挈 泰山 以超 江河 ,自古及今,生民而来,未尝有也。”《孟子·尽心下》:“由 孔子 而来,至於今百有餘岁。” 宋 范仲淹 《天章阁待制王公墓志铭》:“又用兵而来,吏民疲苦。”...
反袂的意思:用衣袖拭泪。形容哭泣。《公羊传·哀公十四年》:“反袂拭面,涕沾袍。”《孔子家语·辩物》:“反袂拭面,涕泣沾衿。” 唐 郑澣 《唐故同州司兵参军杜行方墓志铭》:“有子五人, 硕 、 顥 、 顗 、 頎 ,其幼小字曰 老老 ;女子子二人,皆柴立致毁,弔宾为之反袂。”...
非世的意思:谓诋毁世俗,讥刺世事。《庄子·刻意》:“此山谷之士,非世之人,枯槁赴渊者之所好也。” 成玄英 疏:“非毁时世之人。”《庄子·盗跖》:“ 鲍焦 饰行非世,抱木而死。”...
飞廉的意思:(1). 商纣 的谀臣。《孟子·滕文公下》:“驱 飞廉 於海隅而戮之。” 赵岐 注:“ 飞廉 , 紂 諛臣。” 明 康浚川 《新水令·送康对山太史归田》套曲:“却怎生 飞廉 諂佞偏荣富?” 章炳麟 《读郭象论嵇绍文》:“藉令 绍 为世臣,与其君无锋芒小怨,其死特比肩于 飞廉 ,贤不足卲。”(2).风神。一说能致风的神禽名。《楚辞·离骚》:“前 望舒 使先驱兮,后 飞廉 使奔属。” 王逸 注:“ 飞廉 ,风伯也。” 洪兴祖 补注:“《吕氏春秋》曰:‘风师曰 飞廉 。’ 应劭 曰:‘ 飞廉 ,神禽,能致风气...
冯生的意思:恃矜其生,贪生。《史记·伯夷列传》:“ 贾子 曰:贪夫徇财,烈士徇名,夸者死权,众庶冯生。” 司马贞 索隐:“冯者,恃也,音凭。言众庶之情,盖恃矜其生也。 邹诞 本作‘每生’。每者,冒也,即贪冒之义。” 明 魏学洢 《定志赋》:“顾众兆冯生,各有攸騖。” 王国维 《<红楼梦>评论》:“美术之务,在描写人生之苦痛与其解脱之道,而使吾儕冯生之徒,於桎梏之世界中,离此生活之欲之争鬭,而得其暂时之平和,此一切美术之目的也。”...
伏藏的意思:隐藏;潜藏。《墨子·杂守》:“及为微职,可以迹知往来者少多,即所伏藏之处。”《朱子语类》卷六九:“利贞是静而伏藏於内。” 明 吴承恩 《开府介川毛公德政颂》:“害悉絶除,姦无伏藏。” 鲁迅 《野草·淡淡的血痕中》:“造物主、怯弱者,羞惭了,于是伏藏。天地在猛士的眼中于是变色。”...
伏藏的意思:隐藏;潜藏。《墨子·杂守》:“及为微职,可以迹知往来者少多,即所伏藏之处。”《朱子语类》卷六九:“利贞是静而伏藏於内。” 明 吴承恩 《开府介川毛公德政颂》:“害悉絶除,姦无伏藏。” 鲁迅 《野草·淡淡的血痕中》:“造物主、怯弱者,羞惭了,于是伏藏。天地在猛士的眼中于是变色。”...
高云的意思:◎ 高云 gāoyún[altostratus] 高度超过五、六千米的云。能透出云后蓝天和太阳的光辉...
高云的意思:◎ 高云 gāoyún[altostratus] 高度超过五、六千米的云。能透出云后蓝天和太阳的光辉...
高逝的意思:(1).远离某地而去。多指高隐。《孔丛子·公孙龙》:“今是非未分,而先生翻然欲高逝,可乎?” 汉 贾谊 《吊屈原赋》:“凤縹縹其高逝兮,夫固自引而远去。”(2).去往高远之处。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粲奕奕而高逝,驰岌岌以相属。” 隋 卢思道 《孤鸿赋》:“行离离而高逝,响噰噰而相续。”...
高逝的意思:(1).远离某地而去。多指高隐。《孔丛子·公孙龙》:“今是非未分,而先生翻然欲高逝,可乎?” 汉 贾谊 《吊屈原赋》:“凤縹縹其高逝兮,夫固自引而远去。”(2).去往高远之处。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粲奕奕而高逝,驰岌岌以相属。” 隋 卢思道 《孤鸿赋》:“行离离而高逝,响噰噰而相续。”...
仡立的意思:直立不动。 苏曼殊 《遁迹记》:“黑衣贼喃喃语,果已过桥,达巨室,已先有人仡立。”...
仡立的意思:直立不动。 苏曼殊 《遁迹记》:“黑衣贼喃喃语,果已过桥,达巨室,已先有人仡立。”...
故而的意思:◎ 故而 gù’ér[therefore] 因此,所以本来他学习很好,但由于思想上松懈,故而没考上大学...
古处的意思:谓以故旧之道相处。古,通“ 故 ”。《诗·邶风·日月》:“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 郑玄 笺:“其所以接及我者不以故处,甚违其初时。” 马瑞辰 通释:“古者,故之渻借,凡以故旧相处谓之故,故之言固也。”或以为以古道相处。 朱熹 集传:“或云,以古道相处。”...
归墟的意思:亦作“归虚”。传说为海中无底之谷,谓众水汇聚之处。《列子·汤问》:“ 渤海 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 张湛 注:“归墟,或作归塘。” 明 李东阳 《初预郊坛分献得南海》诗:“归虚下有通灵地,广利中含济物功。”后喻事物的终结、归宿。 清 龚自珍 《上清真人碑书后》:“余平生不喜道书,亦不愿见道士,以其勦用佛书门面语,而归墟只在长生。”...
归昌的意思:谓凤凰集鸣。 汉 刘向 《说苑·辨物》:“﹝凤﹞晨鸣曰发明……集鸣曰归昌。” 晋 张协 《七命》:“追逸响於八风,采奇律於归昌。” 唐 陈子昂 《洪崖子〈鸾鸟诗〉序》:“扣归昌之律,协朝阳之音。”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 桌来章 ﹞尝得一古砚,上刻云中仪凤形, 梁瑶峰 相国为之铭曰:‘…… 有嬀 之祥,其鸣归昌。’”一说,凤凰夕鸣叫“归昌”。《宋书·符瑞志中》:“﹝凤凰﹞晨鸣曰发明……夕鸣曰归昌。”...
海童的意思:传说中的海中神童。《文选·左思<吴都赋>》:“ 江斐 於是往来;海童於是宴语。” 刘逵 注:“海童,海神童也。” 李善 注引《神异经》:“西海有神童,乘白马,出则天下大水。” 唐 皇甫冉 《登玄元庙》诗:“海童纷翠盖,羽客事琼筵。” 明 刘基 《玉涧和尚西湖图》诗:“开尊命客弹焦桐,扣舷大笑惊海童。”...
含生的意思:一切有生命者。多指人类。 晋 傅玄 《傅子·仁论》:“推己之不忍於飢寒以及天下之心,含生无冻餧之忧矣。”《魏书·崔光传》:“以德为车,以乐为御,考仁圣之风,习治国之道,则率土属赖,含生仰悦矣。” 宋 梅尧臣 《冬雷》诗:“春以动含生,夏以奋风雨。” 章炳麟 《訄书·订文》:“今夫含生之属,必从其便者也。”...
含灵的意思:(1).内蕴灵性。《艺文类聚》卷八引 晋 庾阐 《涉江赋》:“且夫山川瓌怪,水物含灵,鳞千其族,羽万其名。” 南朝 梁 沉约 《梁明堂登歌·歌黄帝》:“鬱彼中坛,含灵阐化。”(2).指具有灵性的人类。《晋书·桓玄传论》:“夫帝王者,功高宇内,道济含灵。”《梁书·武帝纪上》:“专威擅虐,毒被含灵。”《宋史·乐志十》:“佑我含灵,锡兹介福。”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骄横卤莽,以鸣其‘蠢动含灵,皆有佛性’之説。”...
何有的意思:(1).有什么。《诗·邶风·谷风》:“何有何亡,黽勉求之。” 郑玄 笺:“君子何所有乎?何所亡乎?” 晋 潘尼 《赠陆机出为吴王郎中令》诗:“ 崐山 何有?有瑶有珉。”(2).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难。《论语·里仁》:“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 何晏 集解:“何有者,言不难。”《孟子·梁惠王下》:“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於王何有?” 汉 袁康 《越绝书·计倪内经》:“王审用臣之议,大则可以王,小则可以霸,於何有哉?” 晋 陶潜 《拟古》诗之一:“意气倾人命,离隔復何有?”(3).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怜惜、...
乎来的意思:语气助词。用于句末,表疑问和感叹。《孟子·离娄上》:“﹝ 伯夷 ﹞闻 文王 作,兴曰:‘盍归乎来?’”《孟子·尽心下》:“ 孔子 在 陈 曰:‘盍归乎来?’”一説“来声,矣声通”,“来”读为“矣”。参阅 章炳麟 《新方言·释词》。...
挥霍的意思:[释义](1) (动)任意花钱;没有节制。他生活上挥霍无度。(作谓语) (2) 〈书〉形容轻捷;洒脱。 [构成]并列式:挥+霍...
溷澖的意思:浑然无边貌。《淮南子·俶真训》:“至德之世,甘瞑于溷澖之域,而徙倚于汗漫之宇。” 高诱 注:“澖,读闲放之‘闲’,言无垠虚之貌。”...
既往的意思:◎ 既往 jìwǎng(1) [past]∶以前既往之事(2) [bygones]∶指已经过去的事情既往不究...
极劳的意思:(1).尽力效劳。《国语·晋语一》:“昔者之伐也,兴百姓,以为百姓也。是以民能欣之,故莫不尽忠极劳以致死也。”(2).过分辛劳。《晋书·文苑传·曹毗》:“故大人达观,任化昏晓,出不极劳,处不 巢 皓,在儒亦儒,在道亦道。”...
几何的意思:[释义](1) (数)〈书〉多少。这些商品价值几何?(作谓语) (2) (名)几何学;研究空间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构成]并列式:几+何...
金行的意思:(1).指古代五行学说中的“金”这一行。《后汉书·西羌传》:“﹝ 西羌 ﹞性坚刚勇猛,得西方金行之气焉。” 李贤 注引《黄帝素问》:“西方者,金之域,沙石之处,其人山居而多风,水土刚强。”《汉书·五行志中之上》“金寒玦离” 唐 颜师古 注:“冬主杀气,金行在西,是谓之寒。”(2).指 晋 朝。古代哲学家在五行学说中用五行相胜来比附王朝的兴替。认为每一个朝代都代表五行中的一德(性质),循环往复,终而复始。因 晋 王朝以金德王,乃以之代指。《文选·刘孝标<辩命论>》:“自金行不竞,天地板荡,左带沸脣,乘閒电...
进而的意思:[释义](连)继续往前;进一步(表示在原有的基础上前进)。把这些术语弄清楚以后才能进而讨论文件的内容。 [构成]附加式...
九首的意思:《山海经·海外北经》:“ 共工 之臣曰 相柳氏 ……九首人面,蛇身而青。” 晋 郭璞 《山海经图賛》:“ 共工 之臣,号曰 相柳 。禀此奇表,蛇身九首。恃力桀暴,终禽 夏后 。”后因以九首指力大无穷的怪兽。 清 陈梦雷 《抒哀赋》:“何虎视之耽耽兮,九首拔木而莫綰。”...
可以的意思:[释义](1) (动)基本义:表示可能或能够。只要用心学;是可以学会的。(作状语)(动)表示许可。你可以走了。(作状语)(形)〈口〉好;不坏。这篇文章写得还可以。(作补语) (2) (动)基本义:表示可能或能够。只要用心学;是可以学会的。(作状语)(动)表示许可。你可以走了。(作状语)(形)〈口〉利害:你这张嘴真可以。(作谓语)...
可愕的意思:见“ 可噩 ”。...
来下的意思:(1).来临;降临。《诗·大雅·凫鹥》:“公尸燕饮,福禄来下。” 高亨 注:“来下,犹来降。”《汉书·礼乐志》“訾黄其何不徠下” 唐 颜师古 注:“訾,嗟叹之辞也。黄,乘黄也。叹乘黄不来下也。”《南史·朱异传》:“起宅东陂,穷乎美丽,晚日来下,酣饮其中。”(2).下来,到下面来。《百喻经·就楼磨刀喻》:“王见怜愍,赐一死驼。贫人得已,即便剥皮。嫌刀钝故,求石欲磨,乃于楼上得一磨石,磨刀令利,来下而剥。”...
劳心的意思:指费尽心思、用心良苦。...
乐全的意思:(1).指道家所谓超脱哀乐之情、无往而不适的境界。《庄子·缮性》:“乐全之谓得志。” 成玄英 疏:“夫己身履于正道,则所作皆虚通也。既而无顺无逆,忘哀忘乐,所造皆适,斯乐之全者也。”(2).谓以完美为乐。《三国志·魏志·锺繇传》“帝以 吴 、 蜀 未平,且寝” 裴松之 注引 晋 袁宏 曰:“夫民心乐全而不能常全也,盖利用之物悬於外,而嗜慾之情动於内也。於是有进取贪竞之行,希求放肆之事。”...
疗饥的意思:见“ 疗飢 ”。亦作“ 疗饥 ”。解饿,充饥。 汉 张衡 《思玄赋》:“聘 王母 於 银臺 兮,羞玉芝以疗飢。” 宋 王禹偁 《吊税人场文》:“如有霜径晨征,阴村墓宿,尔必搏以疗饥,嚼而充腹。” 明 刘基 《拟连珠》之二九:“摶沙为饼,不可疗飢。” 清 曹寅 《题马湘兰画兰长卷》诗:“可知名士能倾国,解道蛾眉不疗饥。”...
令威的意思:即 丁令威 。传说中的神仙名。 晋 陶潜 《搜神后记·丁令威》:“ 丁令威 ,本 辽东 人,学道于 灵虚山 。后化鹤归 辽 ,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 丁令威 ,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遂高上冲天。” 唐 白居易 《池鹤》诗之二:“池中此鹤鹤中稀,恐是 辽东 老 令威 。” 明 高启 《空明道人诗》:“于今定非死,飞游去何许,海上几秋风,谁传 令威 语?” 程善之 《革命后感事和怀霜作即用其韵》:“归去 令威 犹海鹤,朅来斥鷃笑...
么么的意思:微细貌。...
冥漠的意思:(1).空无所有。 晋 陆机 《吊魏武帝文》:“悼繐帐之冥漠,怨西陵之茫茫。”《文选·颜延之<拜陵有作>》:“衣冠终冥漠,陵邑转葱青。” 刘良 注:“冥漠,虚无也。”(2).谓死亡。 唐 杜甫 《九日》诗之三:“欢娱两冥漠,西北有孤云。” 仇兆鳌 注:“冥漠,谓 苏 郑 俱亡。” 元 王逢 《题马洲书院》诗:“先辈俱冥漠,诸生罢讲论。”(3).指死者。 清 曾国藩 《金陵湘军陆师昭忠祠记》:“宠彼冥漠,千禩馨香。”(4).玄妙莫测。 南朝 宋 朱昭之 《难顾道士夷夏论》:“夫鬼神之理,冥漠难...
纳新的意思:◎ 纳新 nàxīn(1) [take in the fresh]∶吸进新鲜空气(2) [take in new Party mumbers]∶用来比喻接收新成员纳新对象...
泥涂的意思:亦作“ 泥涂 ”。亦作“ 泥途 ”。1.污泥;淤泥。《庄子·田子方》:“弃隶者,若弃泥涂,知身贵於隶也。” 宋 曾巩 《序越州鉴湖图》:“每岁农隙当僦人濬湖,积其泥涂,以为丘阜。”(2).泥泞的道路。《六韬·励军》:“出隘塞,犯泥涂,将必先下步。” 唐 高适 《苦雨寄房四昆季》诗:“泥涂拥城郭,水潦盘丘墟。” 清 南潜 《听雨》诗:“前宵松月疑尘梦,明日泥涂听屐声。” 应修人 《梅雨后第一回晓游的路上要荷、舜、彦们吹箫》诗:“朝霞虽淡了晓星虽沉,露草瀼瀼的泥涂浑浑。”(3).比喻卑下的地位。《左传·...
牛哀的意思:指 公牛哀 。 鲁国 人,一说 韩国 人。传说他病了七日变虎,把去看他的哥哥吃了。见《淮南子·俶真训》。 汉 张衡 《思玄赋》:“ 牛哀 病而成虎兮,虽逢昆其必噬。” 唐 李贺 《猛虎行》诗:“道逢騶虞, 牛哀 不平。” 清 吴伟业 《茧虎》诗:“最是茧丝添虎翼,难将续命诉 牛哀 。”...
凭高的意思:登临高处。 唐 李白 《天台晓望》诗:“凭高远登览,直下见溟 渤 。” 前蜀 韦庄 《婺州水馆重阳日作》诗:“异国逢佳节,凭高独苦吟。” 明 刘基 《念奴娇·红树》词:“凭高凝睇, 赤城 相去不远。”亦作“ 凭高 ”。凭借高处。 清 黄鷟来 《回澜阁》诗:“河流此日望迴澜,杰阁凭高纵大观。” 清 黄鷟来 《文选楼怀古》诗:“不用凴高叹陈迹,江山文藻自长存。”...
骐骥的意思:◎ 骐骥 qíjì[a legendary fine horse] 千里马骐骥一跃。——《荀子·劝学》...
岂非的意思:[释义](副)用反问的语气表示“难道不是”。 [构成]偏正式:岂〔非 [例句]这样解释岂非自相矛盾?(作状语)[同音]起飞...
骞腾的意思:(1).犹飞腾。騫,通“ 鶱 ”。 唐 杜甫 《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笔飞鸞耸立,章罢凤騫腾。” 元 揭傒斯 《天华万寿宫碑》:“乍蜿蜒而回伏兮,忽騫腾而轩翥。”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九鲤湖日记》:“其南一峯特耸,摩云插天,势欲騫腾。问之,即 江郎山 也。”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小秦淮录》:“ 天心墩 在河东岸,绵亘数十丈,高与城齐,深籐密菁,岩鶻騫腾。”(2).谓地位上升。 唐 卢纶 《早春游樊川野居却寄李端校书兼呈崔峒补阙司空曙主簿耿湋拾遗》诗:“颯然成一叟,谁更慕騫腾。” 宋...
千祀的意思:千年。 南朝 宋 谢瞻 《张子房诗》:“惠心奋千祀,清埃播无疆。” 唐 柳宗元 《吊屈原文》:“后先生盖千祀兮,余再逐而浮 湘 。” 明 高启 《吊伍子胥辞》:“奚千祀而勿毁兮,繄若人之死忠。”...
蓁蓁的意思:◎ 蓁蓁 zhēnzhēn[luxuriant] 草叶茂盛,泛指植物茂盛貌桃之夭夭,其叶蓁蓁。——《诗·周南·桃夭》...
清光的意思:(1).清美的风彩。多喻帝王的容颜。《汉书·晁错传》:“今执事之臣皆天下之选已,然莫能望陛下清光,譬之犹五帝之佐也。” 颜师古 注引 晋灼 曰:“今之臣不能望见陛下之光景所及。” 唐 李白 《赠郭季鹰》诗:“盛德无我位,清光独映君。” 宋 范仲淹 《除枢密副使召赴阙陈让第二状》:“窃念臣等,自临边鄙,久阻闕廷,入对清光,人臣所愿。” 明 陈与郊 《昭君出塞》:“空庭春暮矣,惊传詔,奉清光,疑错报,幸 平阳 。”(2).清亮的光辉。多指月光、灯光之类。 南朝 齐 谢朓 《侍宴华光殿曲水》诗:“欢飫...
秋水的意思:◎ 秋水 qiūshuǐ[autumn waters;autumn waters-limpid eyes (of a woman)] 秋天的水,比喻人(多指女人)清澈明亮的眼睛望穿秋水...
取诮的意思:招致讥讽。 明 唐顺之 《与胡梅林总督》十一:“僕虽以此取誚于流俗,亦竟以此见谅於豪杰。” 清 金农 《重游王屋》诗:“学道苦云晚,取誚古逋客。”...
仁鸟的意思:指鸾凤。《宋书·符瑞志中》:“凤凰者,仁鸟也。”...
人民的意思:[释义](名)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 [构成]并列式:人+民 [例句]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主语)...
日月的意思:◎ 日月 rìyuè(1) [life;livelihood]∶生计;生活舒心的日月(2) [sun and moon]∶太阳和月亮...
入冥的意思:(1).犹言上青天。冥,青冥。 汉 严忌 《哀时命》:“浮云雾而入冥兮,骑白鹿而容与。”(2).旧时迷信说法,谓人死后进入阴间。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巧娘》:“适 毛 家小郎子,病阉,十八岁而不能人。因悒悒不畅,賫恨入冥。” 鲁迅 《朝花夕拾·无常》:“有人说,他是生人走阴,就是原是人,梦中却入冥去当差的,所以很有些人情。”...
三秀的意思:灵芝草的别名。灵芝一年开花三次,故又称三秀。《楚辞·九歌·山鬼》:“采三秀兮於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 王逸 注:“三秀,谓芝草也。”《尔雅翼·释草三》:“芝,瑞草,一岁三华,故《楚辞》谓之三秀。” 南朝 梁 沉约 《早发定山》诗:“春言采三秀,徘徊望九仙。” 前蜀 杜光庭 《邛州刺史张太博修金箓斋词》:“三秀呈祥,十朋表异。” 郑泽 《夏日感兴次钝根韵即以奉寄》:“愿偕采三秀,由来本同岑。”...
三神的意思:(1).指天神、地祇、山岳。《史记·司马相如传》:“挈三神之驩,缺王道之仪,羣臣恧焉。” 司马贞 索隐引 如淳 曰:“谓地祇、天神、山岳也。”《汉书·扬雄传上》:“感动天地,逆釐三神。”(2).道教指人体三丹田之神。《黄庭内景经·隐影》:“三神之乐由隐居,倏歘游遨无遗忧。” 梁丘子 注:“三神,三丹田之神也。”(3).指三尸神。《黄庭外景经·中部经》:“外本三阳物自来,内拘三神可长生。”神,一本作“ 阴 ”。...
三桑的意思:(1).传说中的三株桑树。《山海经·海外北经》:“ 欧丝之野 在 大踵 东,一女子跪据树欧丝。三桑无枝,在 欧丝 东,其木长百仞,无枝。”此无枝之三桑又见《北山经》、《大荒北经》。(2).三株扶桑。扶桑为古神木名,传说日出其下,后因以“三桑”喻众辅臣。 明 夏完淳 《南越行送人入闽》:“古南 越 , 武夷 太姥 神灵穴,苍茫八柱倒江河,沆漭三桑扶日月。”按, 清 顺治 二年(1645年), 南明 郑鸿逵 、 黄道周 、 张肯堂 等拥立 唐王 朱聿键 于 福州 即皇帝位抗 清 ,故云“三桑扶日月”...
山海的意思:(1).山与海。《史记·吴王濞列传论》:“﹝ 吴王 ﹞能薄赋歛,使其众,以擅山海利。” 晋 卢谌 《赠刘琨》诗:“每凭山海,庶覿高深。” 宋 曾巩 《管榷》:“自此山海之入,征榷之筭,古禁之尚疏者皆密焉。” 清 纳兰性德 《一络索·长城》词:“山海几经翻覆,女墙斜矗。看来费尽 祖龙 心,毕竟为谁家筑。”(2).喻指荒远偏僻之处。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四》:“且兵革之兴,外患众矣, 微 将远蹈山海,以求免乎!” 微 , 袁微 ,《三国志·魏志·袁涣传》作“袁徽”。《南史·隐逸传上·渔父》:“僕...
上下的意思:◎ 上下 shàngxià(1) [high and low]∶高处和低处;上面和下面;职位上较高的和较低的人上下同欲者胜。——《孙子·谋攻》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范仲淹《岳阳楼记》(2) [old and young]∶辈分上较高的和较低的人全家上下都很高兴(3) [up and down]∶从上面到下面上下打量着这位陌生人(4) [relative superiority or inferiority]∶指程度上高低...
深入的意思:[释义](1) (动)基本义:透过外表;达到事物内部或中心。深入下层。(作谓语) (2) (动)基本义:深刻;透彻。深入地分析。(作状语) [构成]偏正式:深〔入...
神奇的意思:◎ 神奇 shénqí[magic;miraculous;mystic;supernatural] 非常奇妙的拿着这张神奇的纸就可以和我一样通行无阻这一切初听起来过于神奇怪诞,却正反映了人民对屈原的无限怀念之情。——《长江三峡》...
申警的意思:警戒;儆戒。《南史·梁吴平侯景传》:“修葺城垒,申警边备,理辞讼,劝农桑。” 清 曾国藩 《李勇毅公神道碑铭》:“部署麤定,适 胡文忠公 以母丧奉詔起復,相与申警简练,而 湘 军復振。”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四章第三节:“﹝ 孔子 ﹞於《春秋》特著以元统天以天信之之义…… 孔子 盖深察夫据乱时代之人类,其宗教迷统君念甚强也,故利用之而申警之。”...
世俗的意思:[释义](1) (名)流俗。世俗之见。(作定语) (2) (形)非宗教的。 [构成]偏正式:世(俗 [同音]释俗...
孰与的意思:指两者之间的优劣或胜负关系。...
四表的意思:(1).指四方极远之地,亦泛指天下。《书·尧典》:“光被四表,格于上下。” 孔颖达 疏:“圣德美名,充满被溢於四方之外,又至於上天下地。”《魏书·西域传序》:“ 太祖 初,经营中原,未暇及於四表。” 唐 李德裕 《谢恩不许让官表状》:“况今四表无事,六气斯和,簫勺可致於治平,文轨尽同於元化。”(2).古代谶纬家谓地与星辰升降运行的终极之处。《礼记·月令》 孔颖达 题解引 汉 郑玄 注《尚书考灵曜》:“天旁行四表之中,冬南、夏北、春西、秋东,皆薄四表而止,地亦升降於天之中……地与星辰俱有四游。”《《续博...
松乔的意思:(1).神话传说中仙人 赤松子 与 王子乔 的并称。 汉 扬雄 《太玄赋》:“纳 傿 禄 於 江 淮 兮,揖 松 乔 於 华 岳 。” 唐 杜甫 《哭王彭州抡》诗:“执友惊沦没,斯人已寂寥。新文生 沉 谢 ,异骨降 松 乔 。” 清 龚自珍 《辨仙行》:“仙者乃非 松 乔 伦,亦无英魄与烈魂。”(2).泛指隐士或仙人。 唐 白居易 《早冬游王屋寄温公周尊师中书李相公》诗:“若不为 松 乔 ,即须作 皋 夔 。” 明 许时泉 《武陵春》:“深感得仙翁指教,幸今朝奇遇 松 乔 。...
陶甄的意思:(1).比喻陶冶、教化。《文选·张华<女史箴>》:“茫茫造化,二仪既分。散气流形,既陶既甄。” 李善 注:“ 如淳 曰:陶人作瓦器谓之甄。”《晋书·乐志上》:“弘济区夏,陶甄万方。” 唐 薛逢 《送西川杜司空赴镇》诗:“莫遣洪鑪旷真宰,九流人物待陶甄。” 清 陈梦雷 《赠臬宪于公》诗:“禄微坚砥礪,俗野急陶甄。”(2).比喻造化,自然界。 宋 苏轼 《寄题刁景纯藏春坞》诗:“白首归来种万松,待看千尺舞霜风。年抛造物陶甄外,春在先生杖履中。”(3).比喻君王。 五代 齐己 《送司空学士赴京》诗:“重...
天吴的意思:水神名。《山海经·海外东经》:“ 朝阳之谷 ,神曰 天吴 ,是为 水伯 。”《山海经·大荒东经》:“有神人,八首人面,虎身十尾,名曰 天吴 。”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 天吴 踊跃於重渊, 王乔 披云而下坠。” 唐 李贺 《浩歌》:“南风吹山作平地,帝遣 天吴 移海水。” 清 张之洞 《读史绝句·白居易》:“海图题咏见忧思,浪搅 天吴 悔已迟。”...
天外的意思:(1).天之外。极言高远。 战国 楚 宋玉 《大言赋》:“方地为车,圆天为盖,长剑耿耿倚天外。”(2).谓极远的地方。 唐 岑参 《送崔子还京》诗:“匹马西从天外归,扬鞭只共鸟争飞。” 戴望舒 《示长女》诗:“然后,缅想着天外的父亲,把疲倦的头搁在小小的绣枕。”(3).谓意想不到之处。《后汉书·西域传论》:“神迹诡怪,则理絶人区;感验明显,则事出天外。”...
天路的意思:(1).天上的路。 汉 张衡 《西京赋》:“美往昔之 松 乔 ,要 羡门 乎天路。” 唐 陈子昂 《春日登金华观》诗:“还逢 赤松子 ,天路坐相邀。” 清 谭嗣同 《崆峒》诗:“隔断尘寰云似海,划开天路岭为门。”(2).指高远的路。 南朝 宋 谢灵运 《入华子岗是麻源第三谷》诗:“险逕无测度,天路非术阡。” 唐 王维 《双黄鹄歌送别》:“天路来兮双黄鵠,云上飞兮水上宿。” 清 陈恭尹 《南岳道中从石浪庵上至高台寺》诗:“抠衣陟天路,百里上积雪。”(3).上天的法则。犹天道。《文选·班固<幽...
土方的意思:[释义](1) (名)挖土、填土、运输的工作量通常都用立方米计算;一立方米称为一个土方。这一类的工作叫土方工程;有时也简称土方。 (2) (名)(土方儿)民间流行的、不见于医药专门著作的药方。 [构成]偏正式:土(方 [例句]奶奶告诉他一个土方。(作宾语)土方已被运完了。(作主语)...
万类的意思:◎ 万类 wànlèi[all things on earth] 万物(多指有生命的)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往来的意思:[释义](1) (动)基本义:去和来。 (2) (动)互相访问;交际。 [构成]并列式:往+来 [例句]你们要时常往来。(作谓语)...
委顺的意思:(1).谓自然所赋予的和顺之气。《庄子·知北游》:“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顺也。”(2).顺从。 唐 皮日休 《祀疟疠文》:“柔佞之言,惑于君前,委顺未足,国步移焉。”(3).顺应自然。 唐 白居易 《委顺》诗:“宜怀齐远近,委顺随南北。”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十:“﹝ 梁新 ﹞仕至尚医奉御,有一朝士诣之, 梁奉御 曰:‘何不早见示?风疾已深矣,请速归处置家事,委顺而已。’” 明 高攀龙 《语》:“但知委顺,而不知尽道,非知命者也。”(4).旧指僧人之死。《景德传灯录·慧可大师》:“﹝ 翟仲...
委蛇的意思:◎ 委蛇 wēiyí[winding] 见“逶迤”...
尾闾的意思:(1).古代传说中泄海水之处。《庄子·秋水》:“天下之水,莫大於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 尾閭 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 成玄英 疏:“ 尾閭 者,泄海水之所也。”《文选·嵇康<养生论>》:“自力服药,半年一年,劳而未验。志以厌衰,中路復废,或益之以畎澮而泄之以 尾閭 。” 李善 注引 司马彪 曰:“ 尾閭 ,水之从海水出者也,一名 沃燋 ,在东大海之中。尾者,在百川之下故称尾。閭者,聚也,水聚族之处,故称閭也。” 唐 李德裕 《漏潭石》诗:“常疑六合外,未信 漆园 书,及此闻溪漏,方欣验 尾...
为期的意思:[释义](名)从时间、期限长短上看。 [构成]偏正式:为(期 [例句]为期十天。(作谓语)...
无远的意思:(1).谓无论多远之处。《书·洛诰》:“彼裕我民,无远用戾。” 晋 陆机 《谢平原内史表》:“皇泽广被,惠济无远。”(2).指杳无涯际。 晋 习凿齿 《与释道安书》:“乘不疾之舆,以涉无远之道;命外身之驾,以应十方之求。”参见“ 无远弗届 ”。(3).不要疏远。《诗·小雅·伐木》:“籩豆有践,兄弟无远。” 高亨 注:“无远,即不要疏远。”...
无垠的意思:◎ 无垠 wúyín[oceanic;vast;boundless] 广阔无边碧波无垠...
无为的意思:指不做事、不行动、不作为的状态。...
无良的意思:(1).不善,不好。《书·泰誓下》:“ 受 克予,非朕 文 考有罪,惟予小子无良。”《旧唐书·宣宗纪》:“比有无良之人,於街市投匿名文书。” 鲁迅 《书信集·致姚克》:“近二年来,一切无耻无良之事,几乎无所不有。”(2).没有好的。《左传·桓公八年》:“ 楚 人上左,君必左,无与王遇,且攻其右。右无良焉,必败。偏败,众乃携矣。” 南朝 宋 谢瞻 《张子房诗》:“四达虽平直,蹇步愧无良。” 唐 萧嵩 《奉和御制左丞相说右丞相璟赐诗》:“荷恩思有报,陈力愧无良。”...
西母的意思:(1). 西王母 。 晋 傅玄 《正都赋》:“ 东父 翳青盖而遐望, 西母 使三足之灵禽。” 唐 李贺 《马诗》之七:“ 西母 酒将阑, 东王 饭已乾。” 宋 张元干 《好事近》词:“ 西母 醉中微笑,看蟠桃初结。”参见“ 西王母 ”。(2).指 清 慈禧太后 。俗称 西太后 。 清 黄遵宪 《感事》诗:“传书信口訶 西母 ,改制称尊託素王。”...
夏虫的意思:(1).夏天的虫。 唐 元稹 《表夏》诗之七:“云鸿方警夜,笼鸡正鸣晓……草厌夏虫多,蜩螗定相扰。” 章炳麟 《菌说》:“麋鹿食荐,夏虫茹腐,非甘之也。彼生乎其地,长乎其时,则自以为适矣。”(2).比喻识见短浅的人。用《庄子·秋水》典。 晋 葛洪 《抱朴子·勤求》:“幼弱则未有所知,衰迈则欢乐并废……况於全百年者,万未有一乎?諦而念之,亦无以笑彼夏虫朝菌也。”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隋书》:“ 宋 以后人不知古义,以纬书为怪诞,妄詆 郑君 ,亦夏虫之见矣。”参见“ 夏虫语冰 ”。...
下土的意思:(1).大地。《诗·小雅·小明》:“明明上天,照临下土。” 唐 张乔 《试月中桂》诗:“根非生下土,叶不坠秋风。” 明 何景明 《九咏》:“下土幽暗而嶮巇兮,需光泽之照临。”(2).四方;天下。《书·舜典》:“帝釐下土,方设居方。” 孔 传:“言 舜 理四方,诸侯各设其官居其方。”《国语·吴语》:“余心岂忘忧恤,不惟下土之康靖。” 韦昭 注:“不但忧四方,乃忧王室也。”《后汉书·仲长统传》:“故下土无壅滞之土,国朝无专贵之人。” 宋 曾巩 《自福州召判太常寺上殿札子》:“其渊谋远略,必中事几,善训嘉...
相薄的意思:(1).相迫近;相搏击。《易·说卦》:“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 汉 焦赣 《易林·震之大过》:“和气相薄,膏泽津液,生我嘉穀。”《南史·梁纪中·武帝下》:“六月辛巳,竟天有声,如风水相薄。” 范文澜 《中国近代史》第八章第六节:“统治阶级就是这样残忍反复的。当他要利用义和团攻战时,称为‘我义民以血肉之躯,与枪炮相薄。’”(2).轻视、鄙薄。《文选·左思<咏史>之七》:“ 主父 ( 主父偃 )宦不达,骨肉还相薄。” 李善 注:“薄,轻鄙之也。”...
欣合的意思:同“訢合”。(1).谓受感而动﹐和合融洽。 2.引申为情意投合。...
玄黄的意思:(1).指天地的颜色。玄为天色,黄为地色。《易·坤》:“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汉书·扬雄传上》:“灵祗既乡,五位时叙,絪緼玄黄,将绍厥后。” 颜师古 注:“玄黄,天地色也。” 晋 潘尼 《乘舆箴》:“元元遂初,芒芒太始,清浊同流,玄黄错跱。”(2).指天地。 汉 扬雄 《剧秦美新》:“玄黄剖判,上下相呕。” 唐 杨炯 《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及其玄黄再造,日月重轮,功成而不居,名遂而身退。” 明 宋濂 《燕书四十首序》:“玄黄之间,事变无垠。” 郭沫若 《十年建国增徽识》诗:“劳...
雅琴的意思:古琴之一种。 汉 司马相如 《长门赋》:“援雅琴以变调兮,奏愁思之不可长。” 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之五:“攒眉向月兮抚雅琴,五拍泠泠兮意弥深。” 宋 陈善 《扪虱新话·琴操》:“又琴,古人有谓之雅琴、颂琴者,盖古之为琴,皆以歌乎诗,古之雅颂,即今之琴操耳。”...
曳尾的意思:见“ 曳尾涂中 ”。...
疑冰的意思:◎ 疑冰 yíbīng(1) [ignorant and doubtful]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庄子·秋水》哂夏虫之疑冰。——孙绰《游天台山赋》(2) 引例中“夏虫”指生长在夏天的昆虫,天一冷就死去,因此不知冰为何物,却主观地怀疑冰的存在,故用以喻无知而妄加臆断...
以为的意思:◎ 以为 yǐwéi[presume;think;believe;consider] 认为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以为旦噬己也。——唐· 柳宗元《三戒》以为鄙吝。——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资治通鉴》自以为必死。——《资治通鉴·唐纪》以为豪。——明· 魏禧《大铁椎传》以为妙绝。——《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隐隐的意思:◎ 隐隐 yǐnyǐn(1) [indistinct]∶不分明的样子隐隐的雷声(2) [faint]∶微弱的感到隐隐作痛(3) [rattle]∶形容车声隐隐何甸甸。——《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游遨的意思:嬉游;游逛。《三国志·魏志·吴质传》“封列侯”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始 质 为单家,少游遨贵戚间,盖不与乡里相沉浮。” 唐 虚中 《赠秀才》诗:“ 筠阳 多胜致,夫子纵游遨。”参见“ 遨游 ”。亦作“ 游敖 ”。亦作“ 游驁 ”。漫游,游历。《诗·齐风·载驱》:“ 鲁 道有荡, 齐子 游敖。”一本作“ 游遨 ”。 朱熹 集传:“游遨,犹翱翔也。” 陈奂 传疏:“游敖,犹敖游也。”《鹖冠子·王鈇》:“游敖同品,祭祀同福,死生同爱,祸灾同忧。”《吕氏春秋·察今》“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驥驁” 汉 高...
幽经的意思:指《相鹤经》。传说为神仙的经书。《文选·鲍照<舞鹤赋>》:“散幽经以验物,伟胎化之仙禽。” 李善 注:“《相鹤经》者,出自 浮丘公 , 公 以自授 王子晋 。 崔文子 者,学仙於 子晋 ,得其文,藏於 嵩高山 石室,及 淮南 八公採药得之,遂传於世。” 宋 林逋 《山中寒食》诗:“有客新尝寒具罢,据梧慵復散幽经。”...
有于的意思:犹友于。兄弟。有,通“ 友 ”。 唐 高适 《真定即事奉赠韦使君二十八韵》:“契阔慙行迈,羈离忆有于。”参见“ 友于 ”。...
羽化的意思:◎ 羽化 yǔhuà(1) [ascend to heaven and become immortal]∶ 旧时迷信的人说仙人能飞升变化,把成仙称为羽化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宋· 苏轼《前赤壁赋》过了几年,老母亡过,罗真人亦遂羽化。——《水浒后传》(2) [Taoist die]∶ 道教徒称人死(3) [emeragence]∶昆虫由蛹变为成虫(4) [eclosion]∶ 由蛹壳出现成虫的动作...
玉女的意思:(1).对他人之女的美称。《礼记·祭统》:“故国君取夫人之辞曰:‘请君之玉女,与寡人共有敝邑。’” 郑玄 注:“言玉女者,美言之也。君子於玉比德焉。”《史记·秦本纪》:“乃妻之 姚 姓之玉女。” 唐 张谔 《三日岐王宅》诗:“玉女贵妃生,嫛婗始发声。” 宋 黄庭坚 《谢张仲谋端午送巧作》诗:“君家玉女从小见,闻道如今画不成。”(2).美女。《吕氏春秋·贵直》:“ 惠公 即位二年,淫色暴慢,身好玉女。” 高诱 注:“玉女,美女也。”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玉格》:“一夕,悉化为玉女,惑其徒。”《宣和...
于穆的意思:对美好的赞叹。《诗·周颂·维天之命》:“维天之命,於穆不已。”《汉书·司马迁传》:“ 汉 兴已来,至明天子……受命於穆清,泽流罔极,海外殊俗重译款塞,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 颜师古 注:“於,叹辞也;穆,美也。言天子有美德而政化清也。”《魏书·宗钦传》:“於穆吾子,含贞藉茂,如彼松竹,陵霜擢秀。” 清 魏源 《默觚上·学篇十四》:“耄而德业愈巍奂,卒能归根復命于於穆之天。”...
远遥的意思:(1).谓远去漂泊。《楚辞·大招》:“魂魄归徠,无远遥只。” 王逸 注:“遥,犹漂遥,放流貌也。”(2).犹遥远。《元典章·刑部十五·问事》:“如地里远遥,事关人众,须合委官推问。” 明 何景明 《鸣雁行》:“鸣雁鸣斯,其音嘹嘹,江路远遥,念汝离漂。” 鲁迅 《华盖集·题记》:“但我又知道这必须深入山林,坐古树下,静观默想,得天眼通,离人间愈远遥,而知人间也愈深、愈广。”...
芸芸的意思:◎ 芸芸 yúnyún[all those] 形容众多芸芸众生...
湛露的意思:(1).《诗·小雅》篇名。《左传·文公四年》:“昔诸侯朝正於王,王宴乐之,於是乎赋《湛露》。则天子当阳,诸侯用命也。”后因喻君主之恩泽。 唐 陈子昂 《为建安王献食表》:“策勋饮至,频承湛露之恩。”《旧唐书·后妃传上·太宗贤妃徐氏》:“愿陛下布泽流人,矜弊恤乏,减行役之烦,增湛露之惠。” 明 梅鼎祚 《玉合记·赐完》:“光天所覆,咸沾湛露之仁。”(2).喻丈夫之恩惠。《文选·江淹<杂体诗·效张华“离情”>》:“愿垂湛露惠,信我皎日期。” 吕延济 注:“湛露能润泽於物,喻夫之恩惠。”(3).浓重的露水。...
折足的意思:见“ 折足覆餗 ”。...
知道的意思:◎ 知道 zhīdao(1) [know]∶通晓天地之道,深明人世之理闻一言以贯万物,谓之知道。——《管子》(2) [know road]∶认识道路今得遣归,既不知道,不能独行,为我得一伴否?——晋· 干宝《搜神记》(3) [know;realize;be aware of]∶晓得,谓对事物有所了解、认识知道了发生过的情况...
至人的意思:(1).道家指超凡脱俗,达到无我境界的人。《庄子·齐物论》:“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 河 汉 沍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风振海而不能惊。”《庄子·外物》:“唯至人乃能游於世而不僻,顺人而不失己。”(2).旧指思想或道德修养最高超的人。《荀子·天论》:“故明於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至人遗物兮,独与道俱。” 司马贞 索隐引 张机 曰:“体尽於圣,德美之极,谓之至人。” 三国 魏 嵇康 《声无哀乐论》:“若夫 郑 声,是音声之至妙。妙音感人,犹美色惑志,耽槃荒酒,易以丧业,自...
之无的意思:(1).之字与无字。 唐 白居易 《与元九书》:“僕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於书屏下,有指无字之字示僕者,僕虽口未能言,心已默识。” 金 元好问 《赠利州侯神童》诗:“极知之无不足讶,更恐洛诵难为功。”(2).借指简单易识之字。 明 刘元卿 《贤奕编·应谐·乍解张皇》:“ 汝 有田舍翁,家貲殽盛,而累世不识之无。”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医术》:“张曰‘我仅识之无耳,乌能是?’道士笑曰:‘迂哉!名医何必多识字乎?但行之耳。’”...
子兮的意思:嗟叹之词。《诗·唐风·绸缪》:“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毛 传:“子兮者,嗟兹也。” 孔颖达 疏:“子兮子兮,自嗟叹也。” 王引之 《经义述闻·毛诗上》:“嗟兹即嗟嗞。《説文》:‘嗞,嗟也。’”一说,犹言你呀,用于人称。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一:“知识久去眼,吾行其既远。瞢瞢莫訾省,默默但寝饭。子兮何为者,冠珮立宪宪。”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一:“或师絶学贤,不以艺自輓。子兮独如何,能自媚婉娩。” 钱仲联 集释:“ 魏 本引 孙汝听 曰:‘﹝子兮﹞谓 元十八 。’”...
丁令威的意思:传说是 汉 辽东 人,学道于 灵虚山 ,后成仙化鹤归来,落城门华表柱上。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 丁令威 ,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纍纍。”见 晋 陶潜 《搜神后记》卷一。 北周 庾信 《和宇文内史春日游山》诗:“道士 封君达 ,仙人 丁令威 ,煮丹於此地,居然未肯归。”后用以比喻人世的变迁。 宋 苏轼 《和移居》诗:“我岂 丁令威 ,千岁復还兹。” 清 卓尔堪 《题脊令图》诗:“君罢招魂君莫悲,莫信真同 丁令威 。鹰鸇罗网何所据,他时或得生人归...
龟曳尾的意思:《庄子·秋水》:“此龟者,寧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寧其生而曳尾於涂中乎?”后遂用作典故,以“龟曳尾”比喻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 北齐 刘昼 《新论·韬光》:“龟曳尾於 暘谷 之泥,则钻灼之患不至。” 唐 白居易 《奉和裴令公三月上巳日游太原龙泉忆去岁禊洛见示之作》:“鹏背负天龟曳尾,云泥不可得同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