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旌德吕明府
唐 · 黄滔
渥洼步数太阿姿,争遣王侯不奉知。
花作城池入官处,锦随刀尺少年时。
两衙断狱兼留客,三考论功合树碑。
须信隔帘看刺史,锦章朱绂已葳蕤。
花作城池入官处,锦随刀尺少年时。
两衙断狱兼留客,三考论功合树碑。
须信隔帘看刺史,锦章朱绂已葳蕤。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渥洼:古代神话中的神马产地。太阿:古代宝剑名,象征威武。
遣:阻止。
王侯:古代贵族或有权势的人。
花作城池:以花装饰得如城池般华丽。
官处:官署。
锦随刀尺:锦绣伴随少年的成长和裁剪技艺。
少年时:年轻的时候。
两衙:古代官署,指御史台和大理寺。
断狱:审理案件。
留客:款待宾客。
三考:多次考核。
论功:根据功劳评定。
树碑:立碑纪念。
隔帘:隔着帘子。
刺史:古代地方行政长官。
锦章朱绂:华丽的锦袍和红色腰带。
葳蕤:形容华丽繁盛。
翻译
马如名驹太阿剑般神骏,谁能阻挡王侯们不被知晓。花朵装饰如同城池般进入官署,锦绣伴随少年裁剪的时光。
在两衙处理案件并款待宾客,多次考核后应立碑表彰其功绩。
确信隔着帘幕观看刺史,他身上的锦袍朱绂已华美繁盛。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黄滔的《赠旌德吕明府》,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吕明府功绩的赞美。开篇“渥洼步数太阿姿,争遣王侯不奉知”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吕明府威严非凡、不可一世的气势,连王侯也要派人去打听他的消息。
“花作城池入官处,锦随刀尺少年时”这两句,则通过比喻,将吕明府的功绩比作美丽的花朵装饰着他的官宅,同时他的英俊和才华如同精美的丝织品一样,在他年轻的时候就已展现无遗。
“两衙断狱兼留客,三考论功合树碑”这几句诗表明吕明府在执法和审案上有着卓越的才能,不仅能断案如神,还能接待宾客;他的功绩也是反复被人评议,并且已经刻碑以资纪念。
最后,“须信隔帘看刺史,锦章朱绂已葳蕤”则进一步强调吕明府的历史贡献是值得信赖的,即便是在隐蔽之处观察,也能看到他像刺史(古代官职,负责记录皇帝言行)一样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功绩如同精美的锦绣和朱红色织物一样,已经充满了历史的长河。
整首诗通过对吕明府个人魅力、政绩以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的高度评价,展现出诗人黄滔对这位人物深深的敬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