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苦热
眼见蓐收将履新,公然肆虐赫曦赫。
虫虫蕴毒薄夜半,肖翘妄希泽下尺。
我闻南荒掌梦大失势,遗擘不散如恶客。
饮片无解晏婴困,逐日将穷夸父迹。
淫威一网尽周馀,宁独如焚手可炙。
咄嗟残贼利用驱,愿借长风来广莫。
不然雷渊烂人深复深,积秽不粪将成疫。
鉴赏
这首诗《早秋苦热》由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的诗人曹家达所作,以火龙、丰隆、蓐收、赫曦等神话元素象征酷热天气,描绘了自然界中各种生物在极端炎热环境下的生存状态,以及人间社会因酷热而引发的各种困境和冲突。
诗中首先描述了火龙焚烧天空,天色大红,雷神丰隆愤怒地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暗示着极端炎热天气的到来。接着,诗人通过“眼见蓐收将履新”这一句,巧妙地将季节更替与酷热天气联系起来,暗示着这种炎热是异常的,超出了自然规律。
“虫虫蕴毒薄夜半,肖翘妄希泽下尺”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夜晚酷热难耐,连昆虫都难以忍受,它们在寻求一丝凉意,但似乎只能得到微不足道的一点湿润。这反映了酷热不仅影响人类,也影响到自然界中的其他生物。
接下来,“我闻南荒掌梦大失势,遗擘不散如恶客”两句,通过南荒掌梦的失势,隐喻了社会秩序的混乱,酷热导致人们生活困难,如同恶客一般无法摆脱。这里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忧虑。
“饮片无解晏婴困,逐日将穷夸父迹”两句,引用了晏婴和夸父的典故,前者指古代齐国大夫晏婴,后者则是追日的夸父。这两句表达了在酷热面前,人们仿佛找不到解决之道,就像晏婴面对困境一样无助,夸父追逐太阳却最终力竭。这反映了诗人对社会普遍困境的深刻洞察。
“淫威一网尽周馀,宁独如焚手可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酷热的威力,如同天网一般覆盖一切,即使是手也可以被烈日炙烤。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绘,也是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一种隐喻。
最后,“咄嗟残贼利用驱,愿借长风来广莫。不然雷渊烂人深复深,积秽不粪将成疫”几句,表达了诗人对酷热带来的破坏和危害的担忧,呼吁借助自然的力量(如长风、雷电)来缓解酷热,避免环境恶化导致疾病流行。同时,也暗含了对社会治理和道德风气的反思,希望借助正义的力量驱除邪恶,维护社会的和谐与健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极端炎热天气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残酷,也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中的种种问题,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公正、自然和谐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