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和苏提举喜雨(其一)赏析

和苏提举喜雨(其一)

宋 · 阳枋
瞻仰虽勤隔壤穹,此诚何自达天中。
幸凭今日皇华使,不假当年帝释宫。
人道苏天真广大,岁逢商旱得流通。
欲知八郡生灵喜,七月兴歌我稼同。

注释

瞻仰:仰望,表示对远方或高处的敬仰和期待。
隔壤穹:壤穹,指天界,这里指遥远的天庭。
皇华使:皇华使,古代指奉命出使的朝廷官员。
帝释宫:帝释宫,古印度神话中的天神宫殿,此处代指神灵庇佑。
苏天真:苏天,泛指上天、天神。
商旱:商星,古代星象学中的名称,象征旱灾。
生灵:生灵,指世间万物,包括人类和其他生物。
七月兴歌:七月,农历,这里可能指农事丰收的季节;兴歌,欢庆歌唱。

翻译

尽管仰望频繁,却被遥远的天界所阻隔,这究竟是如何抵达天庭的呢?
有幸借由今日的皇家使者,无需借助昔日的帝释天神宫殿。
人们常说苏天的恩泽无边无际,今年遇上商星(象征旱灾)时也能带来生机流转。
想要了解八个郡的百姓们有多么欢喜,只需看七月丰收的歌声是否与我一同响起。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阳枋所作,名为《和苏提举喜雨(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喜雨的欣赏之情,以及这种自然现象给人类带来的福祉。

"瞻仰虽勤隔壤穹,此诚何自达天中。"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景象,人们虽然频繁地仰望天空,但天际似乎被什么遮蔽,无法直接看到天上的变化。而"此诚何自达天中"则表达了对这种现象的好奇和探究之情,仿佛在询问这股力量是如何触及天际的。

"幸凭今日皇华使,不假当年帝释宫。"

诗人感到幸运的是,这一日的皇家使者(即喜雨)并非像过去帝王时期那般神秘难以捉摸,而是直接降临人間,给人们带来恩泽。

"人道苏天真广大,岁逢商旱得流通。"

这里的"人道苏天"指的是人类对于天气变化的理解和感受,诗人认为这种理解是开阔而深远的。而"岁逢商旱得流通"则说明在干旱之年,这样的雨水如同生命线一般,让万物得以流通,生机勃勃。

"欲知八郡生灵喜,七月兴歌我稼同。"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整个地区(八郡)人民对于这场喜雨的喜悦之情,以及这种喜悦在收成之时(七月)的歌唱中得以共鸣,诗人的心情与田间的谷物一同欢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好的一种崇敬之情,以及这种美好的普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