祀蚕姑火龙词四章(其四)
彼麋爵者谁兮,生宠死则逃。
剥民之膏,粥人之国,而死与叛鬼曹。
火龙德,德可褒。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所作的《祀蚕姑火龙词四章》中的第四章,以火龙为象征,寓言深刻。诗中通过描绘火龙的崇高形象,暗指那些得势时受宠,失势时却逃避责任的人。"彼麋爵者谁兮","麋爵"比喻那些贪图权位之人,如同麋鹿贪食爵禄。他们剥削百姓,如同"剥民之膏,粥人之国",将国家财富视为私囊,最终走向背叛和死亡,与"叛鬼曹"相提并论。
"火龙德,德可褒",这里的"火龙"象征着正义和警示的力量,尽管那些人行为恶劣,但火龙的德行仍然值得赞扬,因为它揭示了对不义者的批判和对公正的期待。整首诗以隐喻手法,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洞察和对道德沦丧的忧虑。
词语解释
火龙的意思:◎ 火龙 huǒlóng(1) [fiery dragon—a procession of lanterns or torches]∶灯火一个接一个连成龙一般(2) [an air channel from a brick kitchen stove to a chimney]∶指炉灶和烟囱之间的倾斜通道◎ 火龙 huǒlóng(1) [spider] 〈方〉(2) 棉红蜘蛛(3) 麦蜘蛛...
龙德的意思:圣人之德;天子之德。《易·乾》:“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 南朝 梁 沉约 《梁明堂登歌·歌青帝》:“帝居在震,龙德司春。” 唐 吴筠 《高士咏·楚狂接舆夫妻》:“凤歌诫 文宣 ,龙德遂隐密。” 金 麻革 《上云内帅贾君》诗:“日月依龙德,风云挟豹韜。”...
之国的意思:前往封地。《史记·孝景本纪》:“ 广川 、 长沙王 皆之国。” 司马贞 索隐:“遣就国也。”《后汉书·第五伦传》:“举孝廉,补 淮阳国 医工长,随王之国。”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四五章:“如今 潞王 是第二代,他的父亲是 万历 皇帝的同母弟,在之国之前,住在 北京 的 潞王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