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金陵杂兴诗后八首(其二)
宋 · 薛师董
刘郎之后更苏郎,不枉随人入建康。
秦水钟山几相识,前年忽识好文章。
秦水钟山几相识,前年忽识好文章。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薛师董所作的《题金陵杂兴诗后八首》中的第二首。诗中以"刘郎之后更苏郎"起笔,将自己比作继刘禹锡(刘郎)和苏轼(苏郎)之后的文人,表达了对前贤文采的敬仰以及对自己在金陵(今南京)创作的期待。"不枉随人入建康"一句,暗示了诗人对能来到文化繁盛之地建康(建康即古代南京的别称)深感荣幸。
"秦水钟山几相识"描绘了金陵的山水特色,秦淮河与钟山相映成趣,诗人似乎与它们有了深厚的情感联系。最后,诗人感慨"前年忽识好文章",表达了对前年在此地发现优秀文学作品的惊喜,也流露出对自己能否在此地创作出佳作的自信和期许。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寓言自我追求与对金陵风土人情的热爱,体现了宋诗的含蓄与内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