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建州姚员外
唐 · 许棠
诬谮遭遐谪,明君即自知。
乡遥辞剑外,身独向天涯。
岭堠蛮云积,闽空瘴雨垂。
南来终不遂,日探北归期。
乡遥辞剑外,身独向天涯。
岭堠蛮云积,闽空瘴雨垂。
南来终不遂,日探北归期。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诬谮:诬陷诽谤。遐谪:远贬。
明君:英明的君主。
自知:自己明白真相。
乡遥:家乡遥远。
剑外:剑门关外,代指四川地区。
身独:只身一人。
天涯:极远的地方。
岭堠:山岭上的哨所或烽火台。
蛮云:蛮荒之地的云气,此处形容边远地区的云。
闽空:福建的天空,闽为福建古称。
瘴雨:含有瘴气的雨,热带或亚热带森林地区因湿热而产生的有害雾气。
南来:南下,向南方去。
终不遂:最终没有如愿。
日探:每日探寻。
北归期:北归的时机,指返回故乡或京城的时间。
翻译
被诬陷诽谤远贬他方,但英明的君主终会自明真相。家乡遥远在剑门关外作别,只身一人踏上天涯路漫漫。
山岭上哨所周围蛮荒云气聚集,福建天空下着充满瘴气的雨。
南行终究难以如愿,每日都在期盼北归的时机。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许棐所作,名为《寄建州姚员外》。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忧愁与无奈。
"诬谮遭遐谪,明君即自知。"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流言蜚语的无奈,以及对明君能够自我甄别真伪的信心。在古代,诽谤之声常常会伤害到品行端正的人,这里诗人似乎是在表达自己受到不白之冤,但相信有识之士能辨明是非。
"乡遥辞剑外,身独向天涯。" 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远离家乡,在边疆孤独的景象。“剑外”可能指的是边塞或军营,而“天涯”则形容极其偏远之地,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悲凉。
"岭堠蛮云积,闽空瘴雨垂。" 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增添了诗歌的苍茫感和浓郁的情怀。“岭堠”指的是山脉与古代边塞的防御工事,“蛮云”则形容南方地区多雾霭的气候;“闽空”可能是指福建一带,而“瘴雨”则是对持续不停的细雨的描写。这些景象营造出一种迷茫而又湿润的氛围。
"南来终不遂,日探北归期。" 最后两句透露出诗人对于回归家乡的渴望和无奈。“南来”可能是指往南方故乡的方向,而“终不遂”则表达了这种愿望无法实现的情感;“日探北归期”则是诗人每天都在寻求返回北方的时机,表现出对家乡深切的思念。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身处异地的寂寞与渴望回归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