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宿圆通寄佛印赏析

宿圆通寄佛印

宋 · 彭汝砺
丈室灯寒夜未眠,竹间流水听涓涓。
试看石耳峰头月,何似云居天上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圆通寺时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静谧的氛围与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句“丈室灯寒夜未眠”,以“丈室”点明住宿之所为僧舍,而“灯寒”二字则营造出夜晚室内光线微弱、寒意渐浓的氛围,暗示了时间的深沉与环境的清寂。同时,“夜未眠”三字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思绪万千,难以入眠,或许是对佛法的深思,或是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次句“竹间流水听涓涓”,将视线转向室外,竹林中传来潺潺的流水声,这声音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仿佛是大自然最纯粹的乐章。诗人选择倾听这“涓涓”的流水声,不仅展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映射出他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后两句“试看石耳峰头月,何似云居天上圆”,将视角提升至更高的层次,诗人抬头仰望,石耳峰上的月亮显得格外明亮、圆满。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石耳峰头的月亮与想象中的云居天上的月亮进行比较,突出了眼前景象的独特与美丽。这一对比不仅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视觉冲击力,也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致的赞叹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寺院内外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微妙流露,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和禅宗精神的深刻体悟。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有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思考与追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