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赣州杂感(其二)赏析

赣州杂感(其二)

清末民国初 · 俞明震
自昔存祆教,深山鬼国迷。
结成衰世果,愁到万家啼。
失计冤魂尽,惊寒日脚低。
回光馀一照,仍见雨凄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深山中,古老的祆教信仰与鬼神之国的迷离景象。诗人以“自昔存祆教”开篇,暗示了宗教信仰与民间信仰的深厚根基,随后通过“深山鬼国迷”一句,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神秘与未知的世界之中。

“结成衰世果,愁到万家啼。”这两句诗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氛围,仿佛在衰败的时代里,哀愁弥漫至每一个角落,连万家灯火都充满了悲鸣。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将时代的衰落与人们的愁苦联系在一起,展现了社会的动荡与人心的疲惫。

接着,“失计冤魂尽,惊寒日脚低。”这两句则表达了对历史悲剧的反思。冤魂的消失,似乎意味着某种罪行或错误得到了清算,但同时,这也带来了对生命的惋惜和对过去的惊惧。日脚低垂,既可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也可能暗喻着人心的沉郁。

最后,“回光馀一照,仍见雨凄凄。”诗人以“回光”这一意象,暗示了一丝希望或转机的存在,尽管这光芒微弱且短暂。然而,即便如此,它也足以让诗人看到一丝光明。然而,紧接着的“仍见雨凄凄”,又将画面拉回现实,提醒我们即使有短暂的希望,生活依然充满了风雨和挑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深刻地反映了时代背景下的社会现状和个人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生以及自然现象的深刻思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