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生日(其一)
清末近现代初 · 郑孝胥
尧舜与人同,孔子岂独异。
而吾异孔子,高远若难至。
绝世作妙语,出之一何易。
古今万明哲,未必跻此地。
假年欲学《易》,孰能解其意?造化虽无穷,日用理非邃。
人莫不饮食,反省鲜知味。
以此求圣人,或者得所志。
死生何足道,后圣必相契。
惜哉无孟轲,谁与告来世?
而吾异孔子,高远若难至。
绝世作妙语,出之一何易。
古今万明哲,未必跻此地。
假年欲学《易》,孰能解其意?造化虽无穷,日用理非邃。
人莫不饮食,反省鲜知味。
以此求圣人,或者得所志。
死生何足道,后圣必相契。
惜哉无孟轲,谁与告来世?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近现代初年的郑孝胥所作,以孔子为题材,探讨了孔子的伟大人格和智慧。诗中首先强调孔子与尧舜一样具有高尚的人格,但他的思想深邃,难以企及。孔子的言论如同绝世妙语,看似轻易而出,实则蕴含深远哲理。诗人认为,即使是古代的众多贤明之士,也未必能完全理解孔子的《易经》。日常生活中的道理虽然浅显,但人们往往在其中迷失,很少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滋味。因此,想要成为圣人,需要深入反思和学习。
诗中进一步指出,生死并非人生最重要的议题,真正的圣人会超越生死,与后世的智者产生共鸣。然而,诗人惋惜的是,没有像孟子那样的人物能够继续传承孔子的精神,向后世传达这些教诲。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感慨,表达了对孔子及其思想的高度敬仰和对后世缺乏传人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