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远亭探梅得霜字
明 · 黎民表
京兆池亭万树芳,半临秋水半含霜。
风林暗折玲珑玉,雪径遥闻断续香。
萼绿解知神女色,额黄曾识汉宫妆。
江南地隔瑶台远,欲寄璚枝思渺茫。
风林暗折玲珑玉,雪径遥闻断续香。
萼绿解知神女色,额黄曾识汉宫妆。
江南地隔瑶台远,欲寄璚枝思渺茫。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黎民表的《心远亭探梅得霜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探梅的景象。首句“京兆池亭万树芳”以京城池畔的繁花盛开为背景,暗示了梅花的盛开季节。接下来,“半临秋水半含霜”进一步描绘了梅花生长环境的清冷,一半倒映在秋水中,一半披覆着薄霜,增添了梅花坚韧不屈的形象。
“风林暗折玲珑玉”运用比喻,将梅花比作“玲珑玉”,形容其在风中摇曳的姿态,即使被风吹落也如玉般珍贵。“雪径遥闻断续香”则通过香气的描写,展现出梅花虽身处寒冷,却依然散发出淡雅芬芳,引人寻觅。
“萼绿解知神女色,额黄曾识汉宫妆”两句,借用了神话和历史典故,将梅花的色泽与神女和汉宫的美丽相联系,赋予梅花高洁的气质和历史的韵味。
最后,“江南地隔瑶台远,欲寄璚枝思渺茫”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江南的思念,以及对梅花的珍视,想要将这份情感寄托于琼枝之上,却又因距离遥远而感到思绪飘渺。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梅花的风姿,融入了丰富的意象和历史典故,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对远方的深深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