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奉和圣制送不蒙都护兼鸿胪卿归安西应制赏析

奉和圣制送不蒙都护兼鸿胪卿归安西应制

唐 · 王维
上卿增命服,都护扬归旆。
杂虏尽朝周,诸胡皆自郐。
鸣笳瀚海曲,按节阳关外。
落日下河源,寒山静秋塞。
万方氛祲息,六合乾坤大。
无战是天心,天心同覆载。

拼音版原文

shàngqīngzēngmìng

dōuyángguīpèi

jìncháozhōu

zhūjiēkuài

míngjiāhànhǎi

ànjiéyángguānwài

luòxiàyuán

hánshānjìngqiūsāi

wànfāngfēnjìn

liùqiánkūnzuòtài)。

zhànshìtiānxīn

tiānxīntóngzǎi

注释

上卿:古代高级官吏的称呼。
都护:汉代至唐代管理边疆地区的军事长官。
杂虏: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贬称,这里泛指各族。
朝周:朝见周朝,表示归顺。
诸胡:众多的胡人,胡是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的统称。
郐:古国名,这里指地方。
鸣笳:吹奏胡笳,笳是古代北方的一种乐器。
瀚海:古代对蒙古高原沙漠戈壁的称呼。
阳关:古代边关名,位于今甘肃省。
河源:黄河的源头。
氛祲:古人对不祥之气或战乱的比喻。
六合:天地四方,泛指天下。
乾坤:天地,也象征宇宙和自然。
天心:天的意志或天道。

翻译

高级官员增添了封号,都护(边疆将领)举起了回归的旗帜。
各种异族都来朝见周朝,胡人也都从郐地而来。
在瀚海的边疆吹响胡笳,依照节拍在阳关之外行进。
夕阳西下,河水源头一片宁静,寒冷的山峦映衬着秋天的边塞。
各地的战乱烟消云散,天地间和平广大。
没有战争是天意,天意如同覆盖万物一样包容一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返程之景。开篇“上卿增命服,都护扬归旆”,表明高级官员的仪仗队伍已经整装待发,都护(即监军使者)的旌旗在空中飘扬,宣示着他们的荣耀和权威。接着“杂虏尽朝周,诸胡皆自郐”则描绘了边疆民族对中央王朝的归顺之景象,其中“杂虏”泛指边境各族,“诸胡”特指北方游牧民族,他们都来到王朝朝贡,以示臣服。

第三句“鸣笳瀚海曲,按节阳关外”,通过军乐声响起的场景,传达了军队行进的情形。这里的“鸣笳”是古代用以警戒或号令的乐器,“瀚海曲”则暗示边疆之广阔,而“按节阳关外”则表现出军队严整有序地通过边关。

下片“落日下河源,寒山静秋塞”,景物转换至黄昏时分,夕阳沉落于河流的发源处,那些边塞之上的高山在秋风中显得格外寂静。最后,“万方氛祲息,六合乾坤大”则描绘出天地间充满了和平与安宁的气象,其中“万方”指代广袤的世界,而“氛祲息”则形容四周和谐之意。

结尾两句“无战是天心,天心同覆载”,表达了一种理想中的和平景象。诗人通过这种方式来赞美皇上的英明与统治下的太平盛世,认为没有战争的状态正是上天所愿,也体现了皇帝对百姓的普遍关怀。

整首诗采用典型的中国古典文学手法,以严谨的结构和精炼的语言,展现出边塞归服、军队行进以及和平盛世的壮丽画面。王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将政治与战争之外的和谐气氛融入诗中,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这幅描绘着古代边疆生活的诗意图画之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