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觉僧榻
宋 · 艾性夫
赞公分半榻,卧近竹西楼。
四壁寒蛩夜,一山黄叶秋。
梦随三鼓动,月尚半窗留。
零乱芭蕉影,禅衣烂不收。
四壁寒蛩夜,一山黄叶秋。
梦随三鼓动,月尚半窗留。
零乱芭蕉影,禅衣烂不收。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赞公:对赞公的敬称,可能是一位僧人。分半榻:分配到一半的床榻。
竹西楼:位于竹林西面的楼房。
四壁:四周墙壁。
寒蛩:寒冷夜晚的蟋蟀。
一山:满山。
黄叶秋:秋天的黄叶。
三鼓:三更。
零乱:散乱。
芭蕉影:芭蕉的影子。
禅衣:僧人的衣服。
烂不收:破旧不堪,懒得收拾。
翻译
赞公分得半边床榻,睡在竹林西楼附近。四周墙壁传来寒冷的蟋蟀声,满山都是秋天的黄叶景色。
梦境随着三更鼓声起伏,月光还洒在半扇窗户上。
凌乱的芭蕉影子摇曳,即使僧衣破旧也懒得收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场景,赞公分半榻卧于竹西楼,四周环境给人以清冷感受。"四壁寒蛩夜"写出了蛐蛐在夜里发出的声音,使人感到秋意渐浓;"一山黄叶秋"则勾勒出山林中金黄色的枫叶,增添了一份秋天的氛围。
梦境与现实交织,"梦随三鼓动"表达了夜深人静之时,心灵也跟着更为敏感,而"月尚半窗留"则描绘出窗外的月光,照进室内,只照亮了一部分空间,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神秘的氛围。
"零乱芭蕉影"写出了夜晚中风吹过芭蕉叶片,投射在墙上的阴影,不规则而又生动。最后一句"禅衣烂不收"则透露出诗人对佛教修行者的生活态度的赞美,他们的禅衣即使有些许磨损也不去收拾,这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令人钦佩。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景物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教禅修生活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