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三篇(其一)
宋 · 苏颂
莫叹潜鳞久在池,已喧才誉满朝知。
雄辞自可吞云梦,博识应能对仲师。
荣辱早谙真采选,竞谦不校古儒棋。
使还即见金门召,况有中和乐职诗。
雄辞自可吞云梦,博识应能对仲师。
荣辱早谙真采选,竞谦不校古儒棋。
使还即见金门召,况有中和乐职诗。
注释
潜鳞:才华深藏。池:池塘,比喻小环境。
才誉:才华和声誉。
朝知:朝廷中的知晓。
雄辞:豪放的言辞。
云梦:泛指广阔的地方,这里比喻天下。
仲师:指孔子,仲是排行第二,师是对老师的尊称。
荣辱:荣誉与耻辱。
真采选:真正的选拔,指才能的识别。
竞谦:竞争中的谦逊。
古儒棋:古代儒者的棋局,比喻人生的策略或智慧。
金门召:被召入皇宫任职。
中和乐职诗:以中庸和谐为乐的职位,诗篇可能指赞美这种职位的诗歌。
翻译
不必感叹才华深藏已久,你的名声已在朝廷广为流传。豪言壮语足以震撼云梦之地,渊博的知识足以回应仲尼的教诲。
你早已熟知荣辱之道,如同古代儒者般懂得谦逊的智慧。
如果被召回京城任职,更何况还有以中庸和谐为乐的诗篇伴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颂所作,题目为《再和三篇(其一)》。诗中表达了对才华横溢者的赞美,认为即使暂时身处平凡,其才情和声誉已经广为人知。诗人称赞其雄辩滔滔,如同吞吐云梦般豪迈,学识渊博,堪比古代大儒。对于荣辱得失,他们早已看淡,保持着谦逊的态度,如同古儒下棋,不争一时之胜负。最后,诗人预祝这位才子即将被朝廷召回,且期待他能以中正平和的心态继续他的职责,写出更多佳作。整首诗赞扬了诗人的才情与品格,充满了鼓励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