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赠孙璐
唐 · 李频
天柱与天目,曾栖绝顶房。
青云求禄晚,白日坐家长。
井气通潮信,窗风引海凉。
平生诗称在,老达亦何妨。
青云求禄晚,白日坐家长。
井气通潮信,窗风引海凉。
平生诗称在,老达亦何妨。
拼音版原文
翻译
天柱山和天目山,曾经有僧房位于最高峰。直到晚年才追求官位,白天在家悠然度过时光。
井水波动反映着潮汐的信息,窗户的风带来海边的清凉。
一生以诗闻名,即使年老体衰,又何妨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高士的生活状态和精神境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主角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天柱与天目"指代山巅之处,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曾经登临绝顶所建之房,显示出超凡脱俗的情怀。接着,"青云求禄晚"和"白日坐家长"则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顺应与融入,寻找功名利禄却不急于一时,而是悠然自得地在家中度过漫长的一天。
下片"井气通潮信,窗风引海凉"写出了诗人居所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井水能够预知潮汐的变化,窗前之风又能带来远方海洋的清凉,这些细节描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生活环境,更隐喻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宁泰。
最后两句"平生诗称在,老达亦何妨"表明诗人一生以诗著称,而到了年迈时依然自得其乐,无所忧虑。这既是对个人生命价值的一种肯定,也反映了古代士人对于自然、生活和艺术的深刻理解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高洁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崇尚自然、自在生存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