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九月十四夕梦中作(其一)赏析

九月十四夕梦中作(其一)

清 · 蒋士铨
屋偏藏老树,衣湿散归云。
水气乘闲出,山身向晚分。
年丰农事足,客到犬声闻。
便借茅堂宿,无因识隐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质朴的乡村生活画面。首句"屋偏藏老树",写出了房屋坐落在偏远之处,周围环绕着一棵棵古老的树木,透露出岁月的痕迹和自然的和谐。"衣湿散归云"则通过诗人衣衫被露水打湿,暗示了夜晚的湿润与宁静,仿佛连云彩也被吸引而聚集。

"水气乘闲出,山身向晚分"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湿润和时间的推移,水汽在静谧中蒸腾,山体在夕阳下渐显轮廓,营造出一种恬淡的田园意境。"年丰农事足"表达了丰收的季节,农民们的劳作得到了回报,显示出生活的富饶和满足。

"客到犬声闻"以犬吠声来衬托乡村的宁静,客人来访时,犬吠声打破了寂静,也传递出主人的热情好客。最后,诗人表示愿意借住茅堂,表达了对这种朴素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主人的仰慕之情,却遗憾未能结识这位隐居的高人。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清代文人对于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