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钟潭行赏析

钟潭行

宋 · 唐庚
君不见惠州城之西,永福古寺钟崛奇。
夜辄亡去黎明归,萍莎模糊水淋漓。
山僧初惊久恬嬉,一夕径去不返栖,父老嗟惜僧垂洟。
明年夏旱江水低,此钟居然水中坻。
奔走往视空城陴,挽以巨缆牛百蹄。
牛喘缆绝钟不移,度不可得乃去之。
江花开落水东驰,到今过者犹俯窥。
刻舟记剑真自痴,不应此物犹沙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惠州城西永福古寺中的一口钟的奇特经历。诗人通过生动的笔触,展现了钟的神秘与不可预测性。夜晚,钟会自行离去,第二天黎明又归回,其表面覆盖着一层模糊的水痕,仿佛在诉说着它不为人知的故事。山中的僧人起初对此感到惊讶,但渐渐地习惯了这种现象,直至有一天,钟突然消失,令人们惋惜不已。

次年夏天,遭遇大旱,江水下降,那口钟竟然浮出水面,成为一片高地。人们纷纷跑去看,却发现无法移动它,只好无奈离去。江水不断开落,时间流逝,经过的人们仍会低头窥视这口钟,仿佛在寻找什么答案。诗人最后以“刻舟记剑”这个典故,表达了对这口钟命运的感慨,认为人们不应该像那个记下船中宝剑位置的愚人一样,对事物的变迁和变化感到困惑不解。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奇妙现象,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