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皂口舟为巨石顶碎赖前舟回救得脱
明 · 郭之奇
水意分下上,故以诸滩级。
谁驱蜀道难,尽使章江拾。
云向石头生,山从波面立。
?崒破微痕,呀吭留众褶。
摆浪出孤篷,逆行势转涩。
弱缆助群篙,咫尺难相及。
得失须臾事,参差介于粒。
汹若动我前,方与奔湍揖。
稍忧众力疲,所畏崩流絷。
森森百剑铓,左右倾棱楫。
岂知伏莽浮,惊涛自中入。
俯观得巨礧,颇怪舟如笠。
颠沛且何为,呼号情所急。
一苇自南来,危魂聊粗集。
三叹此洄从,艰险胡多袭。
恐惧不须辞,愁闻舟子泣。
谁驱蜀道难,尽使章江拾。
云向石头生,山从波面立。
?崒破微痕,呀吭留众褶。
摆浪出孤篷,逆行势转涩。
弱缆助群篙,咫尺难相及。
得失须臾事,参差介于粒。
汹若动我前,方与奔湍揖。
稍忧众力疲,所畏崩流絷。
森森百剑铓,左右倾棱楫。
岂知伏莽浮,惊涛自中入。
俯观得巨礧,颇怪舟如笠。
颠沛且何为,呼号情所急。
一苇自南来,危魂聊粗集。
三叹此洄从,艰险胡多袭。
恐惧不须辞,愁闻舟子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经过皂口时,遭遇巨石突现,船只几乎被顶碎的惊险情景。诗中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自然力量的强大与不可预测性。
首句“水意分下上,故以诸滩级”描绘了水流在高低不平的河滩间穿梭的景象,预示着旅程的艰难。接着,“谁驱蜀道难,尽使章江拾”通过类比蜀道的险峻,强调了旅途的不易。接下来的几句“云向石头生,山从波面立。?崒破微痕,呀吭留众褶”,通过云、山、石头等元素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险恶。
“摆浪出孤篷,逆行势转涩”描述了船只在波浪中艰难前行的情景,而“弱缆助群篙,咫尺难相及”则表现了人力与自然力量之间的对抗。诗人通过“得失须臾事,参差介于粒”表达了对生命脆弱和命运无常的感慨。
“汹若动我前,方与奔湍揖”描绘了巨浪逼近的恐怖场景,而“稍忧众力疲,所畏崩流絷”则反映了面对困难时的担忧和恐惧。接下来的几句“森森百剑铓,左右倾棱楫。岂知伏莽浮,惊涛自中入”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巨石的突然出现,以及随之而来的巨大冲击。
“俯观得巨礧,颇怪舟如笠”描述了诗人从下方观察到巨石的场景,而“颠沛且何为,呼号情所急”则表达了面对危险时的无助和急切心情。“一苇自南来,危魂聊粗集”描绘了救援船只的到来,而“三叹此洄从,艰险胡多袭”则表达了对这次经历的深刻反思。
最后,“恐惧不须辞,愁闻舟子泣”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珍惜。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坚韧,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