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张琬
宋 · 苏轼
新落霜馀两岸隆,尘埃举袂识西风。
临淮自古多名士,樽酒相从乐寓公。
半日偷闲歌啸里,百年暗尽往来中。
知君不向穷愁老,尚有清诗气吐虹。
临淮自古多名士,樽酒相从乐寓公。
半日偷闲歌啸里,百年暗尽往来中。
知君不向穷愁老,尚有清诗气吐虹。
注释
新落:刚下的。霜馀:霜后的。
隆:高起。
尘埃:灰尘。
举袂:扬起衣袖。
识:感知。
临淮:靠近淮河。
自古:自古以来。
名士:有名的人才。
寓公:寓居此地的官员或隐士。
偷闲:短暂的闲暇。
百年:一生。
暗尽:悄悄流逝。
穷愁:困苦愁闷。
老:衰老。
清诗:清新的诗歌。
气吐虹:气息如虹,形容诗才横溢。
翻译
刚刚下过霜的两岸显得更加隆起,扬起衣袖就能感受到西风的吹拂。淮河自古以来就有很多名士,他们举杯畅饮,以寓公的身份享受生活。
在半日的悠闲时光里,伴随着歌声和笑声,一生的岁月悄然流逝。
我知道你不会因困苦而衰老,你的诗中依然充满清新的气息,如彩虹般绚丽。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苏轼(苏东坡)创作的,题为《次韵张琬》。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首句“新落霜馀两岸隆”,描写的是初冬时节,霜冻刚刚降临,覆盖在河岸两旁,使得景色显得格外庄重。霜冻不仅增加了自然界的宁静,也映衬出诗人对周围环境的细心观察。
“尘埃举袂识西风”,则是通过动作来感受和认知西风的到来。作者在这里展现了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怀,以及通过简单的举动就能捕捉季节变化的心境。
接下来的两句,“临淮自古多名士,樽酒相从乐寓公”,表达了对历史上临淮地区人才辈出的赞美,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文化传承和友情的珍视。这里的“樽酒”指的是古代的一种盛酒器具,而“乐寓公”则是说在这种充满学问与才华的氛围中,能够享受这份快乐。
“半日偷闲歌啸里”,诗人描述了自己偶尔抽空的时光,用以唱和着歌曲,这种行为体现出了诗人在忙碌之余也要寻找片刻宁静,以保持内心的平和与艺术创作的灵感。
“百年暗尽往来中”,这句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无论是人的生命还是历史的长河,都在不经意间悄然流失,显得非常沉重而又无奈。
最后两句,“知君不向穷愁老,尚有清诗气吐虹”,则是一种对友人(张琬)的赞美。这里“清诗”指的是高洁脱俗的诗歌,而“气吐虹”则形容诗人的才华和精神状态,如同彩虹一般绚烂夺目。这两句通过赞扬朋友不仅没有因贫穷而感到忧愁,反而依然保持着年轻时的才华与活力,表达了对友人深厚的敬意和期待。
总体来看,这首诗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有对于历史文化传承的尊重,以及对朋友才华的赞赏。苏轼在这里展现了自己广博的知识面、深邃的情感世界以及高超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