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舟发严陵承以愚天锡诸公追饯赏析

舟发严陵承以愚天锡诸公追饯

元末明初 · 戴良
祇役旋故都,舣舟析亲知。
临岐辱饮饯,举觞念暌离。
踯躅东城闉,徘徊江水湄。
颓阳无停照,别晷有成期。
屏迹堪养疴,乐道可忘饥。
持此特久息,岂伊聊暂违。
愿君崇令德,蜚声慰暮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戴良在离开故乡返回都城时,与亲友在江边饯别的场景。诗中充满了离别之情和对未来的期许。

首句“祇役旋故都,舣舟析亲知”表达了诗人因公务需要返回都城,与亲友在江边分别的情景。接着,“临岐辱饮饯,举觞念暌离”描述了在江边设宴为诗人送行的场景,以及诗人对即将与亲友分离的感慨。

“踯躅东城闉,徘徊江水湄”描绘了诗人离开时在城门和江边徘徊不舍的画面。“颓阳无停照,别晷有成期”则通过夕阳西下,时间不可逆转,暗示了离别的无奈和时间的紧迫。

“屏迹堪养疴,乐道可忘饥”表达了诗人选择隐居生活,以修养身心、乐于道义来摆脱世俗烦恼的愿望。“持此特久息,岂伊聊暂违”则表明了诗人对暂时离别后长久休息的期待。

最后,“愿君崇令德,蜚声慰暮迟”是对友人的祝福,希望他们能提升品德,名声远播,以慰藉年老时光。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离别的哀愁,也有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友情的珍视。

词语解释

别晷的意思:离别的时间。 南朝 宋 谢瞻 《王抚军庾西阳集别时为豫章太守庾被征还东》诗:“来晨无定端,别晷有成速。”...

城闉的意思:城内重门。亦泛指城郭。《魏书·崔光传》:“诚宜远开 闕里 ,清彼 孔 堂,而使近在城闉,面接宫庙。”《文选·谢庄<宋孝武宣贵妃诔>》:“崇徽章而出寰甸,照殊策而去城闉。” 李善 注:“闉,城曲重门也。” 宋 陆游 《野兴》诗:“东望城闉十里遥,野人生计日萧条。” 清 姚燮 《岁暮》诗:“独立城闉移远目,忍将旧事説安饶。”...

蜚声的意思:◎ 蜚声 fēishēng[become famous;make a name] 闻名于桃源桃源独蜚声,千载谁是亲兄弟。——李贽《过桃源谒三义词》蜚声乐坛...

故都的意思:◎ 故都 gùdū[former capital;ancient capital] 以前的国都国无人莫我知兮,不何怀乎故都。——《楚辞·屈原·离骚》...

江水的意思:即 长江 。《淮南子·墬形训》:“何谓六水?曰 河水 、 赤水 、 辽水 、 黑水 、 江水 、 淮水 。” 高诱 注:“ 江水 出 岷山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一》:“ 岷山 ,即 瀆山 也,水曰 瀆水 矣。又谓之 汶 。 阜山 在徼外, 江水 所导也。” 唐 韩愈 《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诗:“ 盆城 去 鄂渚 ,风便一日耳。不枉故人书,无因帆 江水 。”...

久息的意思:长久休息;长久停止。 汉 贾谊 《新书·劝学》:“昔者 南荣跦 丑圣道之忘乎己,故步陟山川,坌冒楚棘,弥道千餘,百舍重茧,而不敢久息。” 唐 皮日休 《请韩文公配飨太学书》:“雷震久息,忽震则惊。”...

举觞的意思:举杯饮酒。《战国策·魏策二》:“ 梁王 魏婴 觴诸侯於 范臺 。酒酣,请 鲁君 举觴。” 唐 杜甫 《饮中八仙歌》:“ 宗之 萧洒美少年,举觴白眼望青天。” 清 郝明龙 《九日》诗:“秋光澹荡野棠香,客里悲歌自举觴。”...

暌离的意思:(1).违背。 唐 欧阳詹 《栈道铭》序:“擘坼地脉,暌离物理,岂造化之意乎!”(2).分离。 宋 苏舜钦 《寒夜十六韵答子履见寄》:“隔絶今一水,暌离将再春。”《剪灯新话·金凤钗记》:“庶得优游偕老,不致暌离也。” 冰心 《南归》:“她谈着她婚后的暌离和甜蜜的生活。”...

乐道的意思:◎ 乐道 lèdào[take delight in talking about sth.; be only too glad to talk about sth.] 喜欢谈论 他总津津乐道地谈论这件事...

临岐的意思:亦作“ 临歧 ”。本为面临歧路,后亦用为赠别之辞。《文选·鲍照<舞鹤赋>》:“指会规翔,临岐矩步。” 李善 注:“岐,岐路也。” 唐 杜甫 《送李校书》诗:“临岐意颇切,对酒不能喫。” 宋 范成大 《谭德称杨商卿父子送余作诗以别》:“临岐心曲两茫然,但祝频书无别语。”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三折:“自执手临岐,空留下这场憔悴,想人生最苦别离。” 清 顾炎武 《酬李处士因笃》诗:“泚笔作长歌,临歧为余貺。” 郁达夫 《别掌书某君》诗:“这我新诗锦不如,临歧叩马请回车。”...

令德的意思:(1).美德。《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子产 寓书於 子西 ,以告 宣子 曰:‘子为 晋国 ,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 侨 也惑之。’”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定谥》:“昔 周公 , 文王 之子,諡曰 文公 。苟有令德,不嫌同諡。” 清 刘大櫆 《程府君墓志铭》:“奕奕 程 宗,世继其美,传序及君,令德愷悌。”(2).指有高尚道德的人。 汉 蔡邕 《上封事陈政要七事》:“太子官属,宜搜选令德,岂有但取丘墓凶丑之人?”...

暮迟的意思:犹言不及时。 宋 苏轼 《秋怀》诗之一:“便当勤秉烛,为乐戒暮迟。”...

徘徊的意思:◎ 徘徊 páihuái(1) [hang about;pace up and down]∶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他在街上徘徊(2) [hesitate]∶比喻犹豫不决三纳之而未克,徘徊容与,追者益近。——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3) [teeter on]∶危险常顾经常在崩溃的边缘徘徊...

屏迹的意思:见“ 屏迹 ”。隐迹。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及第后隐居》:“屏蹟邱园,絶踪仕进,守其至性,十有五年。”亦作“ 屏跡 ”。1.避匿;敛迹。《晋书·卞壸传》:“转御史中丞,忠於事上,权贵屏跡。”《北史·拓跋景山传》:“法令明肃,贼盗屏迹,部内大清。” 唐 吴兢 《贞观政要·政体》:“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跡,无敢侵欺细人。”(2).犹隐居。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婆罗痆斯国》:“有一隐士於此池侧,结庐屏迹,博习伎术,究极神理。” 宋 岳珂 《桯史·尊尧集表》:“ 安石 之屏迹 金...

岂伊的意思:犹岂,难道。伊,语中助词,无义。《诗·小雅·頍弁》:“岂伊异人,兄弟匪他。”《后汉书·杜乔传》:“故陈资斧而人靡畏,班爵位而物无劝。苟遂斯道,岂伊伤政。” 南朝 宋 何承天 《重答颜光禄书》:“岂伊好辩,未获云已。” 唐 李白 《赠崔司户文昆季》诗:“岂伊 箕山 故,特以风期亲。”...

亲知的意思:◎ 亲知 qīnzhī[get the information in person] 亲自体验获得的知识亲知源于实践...

水湄的意思:水边。《诗·秦风·蒹葭》:“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晋 王嘉 《拾遗记·洞庭山》:“ 楚怀王 之时,举羣才赋诗於水湄。”《北齐书·孙腾传》:“ 高祖 与 兆 宴饮於水湄,誓为兄弟。” 前蜀 李珣 《巫山一段云》词之一:“有客经 巫峡 ,停橈向水湄。” 清 周灿 《使交趾诗》:“沧江岸上有荒祠,栘叶棉枝近水湄。” 茅盾 《惊蛰》:“当月白风清之夜,林畔水湄飘荡着他那似哭似诉的悲音。”...

颓阳的意思:落日。《文选·谢瞻<王抚军庾西阳集别作>诗》:“頽阳照通津,夕阳曖平陆。” 吕延济 注:“頽阳,落日也。” 唐 李白 《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诗:“剑舞转頽阳,当时日停曛。” 明 夏完淳 《寒城闻角赋》:“浮云亭亭而去马,頽阳萧萧而入衣。”...

养疴的意思:亦作“ 养痾 ”。养病。《后汉书·文苑传下·高彪》:“公今养痾傲士,故其宜也。” 南朝 宋 谢灵运 《田南树园激流植援》诗:“不同非一事,养痾亦园中。” 明 叶盛 《水东日记·两术士两弁退让》:“ 颜总戎 养痾 广州 。” 续范亭 《鹑鸽与馋猫》:“一九四二年余养疴 延园 ,五月八日 贺龙 将军与七位同志来访。”...

饮饯的意思:以酒饯行。《诗·邶风·泉水》:“出宿于 泲 ,饮饯于 禰 。” 唐 王昌龄 《武陵田太守席送司马卢溪》诗:“诸侯分 楚 郡,饮饯 五谿 春。” 清 陈裴之 《香畹楼忆语》:“饮饯之期,婣婭咸集。”...

有成的意思:指事物有所成就或达到一定水平。...

踯躅的意思:◎ 踯躅 zhízhú(1) [pace up and down;loiter around]∶徘徊不前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始踯躅于燥吻。——《文选》(2) [tread]∶用脚踏地立踯躅而不安。——宋玉《神女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