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庙灾董仲舒推说其意稿未上主父偃候仲舒私见嫉之窃其书而奏焉上召视诸儒吕步舒以为大愚下仲舒吏当死诏赦之
宋 · 袁说友
老学推占后,奸人娼嫉初。
怀私真诡计,候见窃成书。
猛欲挤贤辙,宁思戒覆车。
那知一回首,身已毙诛锄。
怀私真诡计,候见窃成书。
猛欲挤贤辙,宁思戒覆车。
那知一回首,身已毙诛锄。
注释
老学:年长者的学问。推占:研究占卜。
奸人:狡诈的小人。
娼嫉:嫉妒娼妓(比喻他人得势)。
怀私:怀着私心。
诡计:狡猾的计划。
候见:暗中窥探。
窃成书:秘密记录下来。
挤贤辙:排挤贤能的人。
戒覆车:吸取前车之鉴,避免重蹈覆辙。
回首:回头一看。
毙诛锄:被消灭,彻底清除。
翻译
年长者研习占卜之术,奸诈小人起初嫉妒娼妓。他们怀着私心策划诡计,暗中记录下阴谋诡计。
急切想排挤贤能之人,却未想过要引以为戒,防止重蹈覆辙。
未曾料到,回头一看,自己已被消灭,身败名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说友所作,题为《高庙灾董仲舒推说其意稿未上主父偃候仲舒私见嫉之窃其书而奏焉上召视诸儒吕步舒以为大愚下仲舒吏当死诏赦之》。诗中通过董仲舒和主父偃的故事,描绘了政治斗争中的微妙情景。董仲舒因灾异推说而未得上达,主父偃趁机窥探其私意,嫉妒心驱使他窃取了董的著作并上奏。皇帝召集群儒讨论,吕步舒认为董仲舒愚昧,建议严惩。然而,最终董仲舒并未被处死,而是得到宽恕。
诗中“老学推占后,奸人娼嫉初”形象地刻画了董仲舒的学术地位和主父偃的嫉妒心态。“怀私真诡计,候见窃成书”揭示了主父偃的阴险行为。“猛欲挤贤辙,宁思戒覆车”表达了对主父偃排挤贤能的批判,以及对董仲舒可能遭遇的危险的警示。“那知一回首,身已毙诛锄”则暗示了结局出乎意料,董仲舒幸免于难。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历史事件为背景,寓言性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政治斗争的残酷,具有一定的讽刺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