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题高君正适轩赏析

题高君正适轩

宋 · 黄庭坚
至静在平气,至神惟顺心。
道非贵与贱,达者古犹今。
功名属廊庙,閒暇归山林。
畜鱼观群嬉,笼鸟听好音。
不如一丘壑,随愿得飞沉。
开门纳日月,呼客解缨簪。
诗书抚尘迹,歌舞送光阴。
妖娴倾国笑,丝竹感人深。
豁然开胸次,风至独披襟。
樊笼锁形质,物外有幽寻。

拼音版原文

zhìjìngzàipíngzhìshénwéishùnxīn

dàofēiguìjiànzhěyóujīn

gōngmíngshǔlángmiàoxiánxiáguīshānlín

chùguānqúnlóngniǎotīnghǎoyīn

qiūsuíyuànfēichén

kāiményuèjiěyīngzān

shīshūchénsòngguāngyīn

yāoxiánqīngguóxiàozhúgǎnrénshēn

huōránkāixiōngfēngzhìjīn

fánlóngsuǒxíngzhìwàiyǒuyōuxún

注释

至静:极静。
平气:平静的心境。
至神:最高境界。
顺心:顺应心意。
道非贵:道德不以贵贱论。
贱:低微。
达者:通达的人。
古犹今:古今皆然。
功名:功业名声。
廊庙:朝廷。
閒暇:闲暇时光。
山林:自然环境。
畜鱼:养鱼。
群嬉:群游嬉戏。
笼鸟:被囚的鸟。
好音:悦耳的声音。
一丘壑:山野之地。
飞沉:飞翔或沉静。
开门:打开门户。
纳日月:接纳天地。
呼客:邀请客人。
解缨簪:解开冠带。
诗书:书籍。
尘迹:尘埃。
歌舞:歌舞活动。
光阴:时光。
妖娴:美艳。
倾国笑:倾城一笑。
丝竹:音乐。
感人深:深深打动人心。
豁然:开阔。
披襟:敞开衣襟。
樊笼:束缚。
形质:形体。
物外:世俗之外。
幽寻:隐秘的探索。

翻译

宁静源于心境平和,至高境界唯顺应内心。
道义不分贵贱,通达之人古今皆然。
功名属于朝廷,闲暇时则回归山林。
养鱼可观群游之乐,囚鸟可听悦耳之声。
宁为山野之人,随心所欲,自由飞翔或沉静。
开门接纳天地,邀请客人解开冠带。
研读诗书抚去尘埃,歌舞消磨时光。
美色倾国一笑,音乐深深打动人心。
心胸开阔,任凭清风拂过衣襟。
世俗束缚了形体,但在物外仍有隐秘的探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题高君正适轩》。诗中,黄庭坚以平和的心态描绘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向往。他强调内心的宁静和顺应天性,认为道义不分贵贱,通达之人古今皆然。诗人将功名归于朝廷,而闲暇时则选择隐逸山林,享受鱼鸟之乐,自在飞翔或栖息。他倡导回归自然,过着简朴的生活,如开门迎日月,与朋友共度时光,读书作诗,弹琴歌舞,享受生活情趣。

诗中提到的“妖娴倾国笑”可能指的是美人的欢笑,而“丝竹感人深”则表达了音乐的感染力。诗人的心胸开阔,能独自面对清风,感受自然的韵律。他认为人生如同樊笼,应寻求超越物质束缚的精神自由,去寻找物外的幽深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黄庭坚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人生态度,以及他对自然与人文和谐相处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