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五前一日出山作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四年此地两重五,前度入山今出山。
荆楚岁时徒衮衮,匡庐云物自閒閒。
每逢令节浑无奈,欲买扁舟且未还。
回首楼台淹日月,惟余涕泪照苔斑。
荆楚岁时徒衮衮,匡庐云物自閒閒。
每逢令节浑无奈,欲买扁舟且未还。
回首楼台淹日月,惟余涕泪照苔斑。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易顺鼎所作,题为《重五前一日出山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感慨。首句“四年此地两重五”点明了诗人在此地度过的时间之长,两次端午节的轮回,暗示了岁月的流转。次句“前度入山今出山”描绘了诗人从山中走出的生活变化,既有出世的解脱感,又有对过去的回顾。
“荆楚岁时徒衮衮”一句,通过描述荆楚之地节日的繁忙,与“匡庐云物自閒閒”形成对比,前者象征世俗生活的纷扰,后者则象征庐山的宁静和超脱。诗人感叹在每个节日里都感到无可奈何,想要归隐江湖的愿望却未能实现,只能暂时停留在“欲买扁舟且未还”的犹豫之中。
最后两句“回首楼台淹日月,惟余涕泪照苔斑”,诗人回首过往,感叹时光如流水,楼台已沧桑,只有自己的涕泪洒落在青苔上,显得格外凄凉。整首诗情感深沉,寓含着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自然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