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正月二十五日西湖之游十五首(其八)
宋末元初 · 方回
炎炎赫赫忽荒寒,败瓦颓墙百顷宽。
谁识旧朝大丞相,手携红妓倚阑干。
谁识旧朝大丞相,手携红妓倚阑干。
注释
炎炎:形容非常炎热。赫赫:形容气势盛大。
忽:突然。
荒寒:荒凉而寒冷。
败瓦颓墙:破败的瓦砾和倒塌的墙壁。
百顷:极大的面积,一百顷相当于约6.67平方公里。
旧朝:过去的朝廷。
大丞相:朝廷中的重要官员。
手携:一手拉着。
红妓:穿着红色衣服的歌妓。
倚阑干:靠着栏杆。
翻译
炽热的阳光忽然变得寒冷,废弃的房屋和宽阔的庭院一片荒凉。谁能认出这是旧王朝的大丞相,他一手拉着红衣歌妓,倚着栏杆站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荒凉与凄凉交织的景象。开篇“炎炎赫赫忽荒寒,败瓦颓墙百顷宽”两句,以对比的手法勾勒出一个由繁华转向荒废的画面。“炎炎赫赫”本应是热烈灿烂之意,但在这里却与“荒寒”相呼应,形成强烈的反差,显示出一片曾经辉煌如今却冷清萧瑟的景象。随后,“败瓦颓墙百顷宽”具体描绘了这荒凉场景,是过去繁华建筑现在残破不堪的状态。
接着“谁识旧朝大丞相,手携红妓倚阑干”两句,则转向对历史人物的怀念。这里提到的“旧朝大丞相”,在文中没有指明具体是谁,但从字面上看,是在提及某个过去时代中的高官。而“手携红妓倚阑干”则描绘了这位高官与美女共度时光的情景,透露出一丝哀愁和对往昔繁华生活的怀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既表达了对过去辉煌时代的怀旧,也反映了现实中的荒凉与凄凉,以及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常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