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有感
邪说每从诸子出,妖言多自六经来。
治邦纵可愚黔首,误国何曾少隽才。
试看昌山袁水畔,严嵩犹有读书台。
词语解释
读书的意思:◎ 读书 dúshū(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她读书很用功...
何曾的意思:◎ 何曾 hécéng[never] 反问表示未曾你何曾想到他今天会成为总统?...
祸胎的意思:◎ 祸胎 huòtāi[bane;breeder of future trouble] 致祸的根源闲居少祸胎...
旧儒的意思:犹宿儒。谓年老有名望的学者。《后汉书·樊準传》:“公卿各举明经及旧儒子孙,进其爵位,使纘其业。”《南史·崔灵恩传》:“ 灵恩 聚徒讲授,听者常数百人……都下旧儒咸称重之。” 唐 杜甫 《赠韦左丞丈》诗:“左辖频虚位,今年得旧儒。”...
隽才的意思:◎ 隽才 juàncái[wit] 于显然互不相关的事物中发现有趣的类似处并巧妙地表达出的才能追随那些形而上学派的、有隽才的作家们...
六经的意思:六部儒家经典。《庄子·天运》:“ 孔子 谓 老聃 曰:‘ 丘 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孰知其故矣。’”《汉书·武帝纪赞》:“ 孝武 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 颜师古 注:“六经,谓《易》、《诗》、《书》、《春秋》、《礼》、《乐》也。” 汉 以来无《乐经》。今文家以为“乐”本无经,皆包含于《诗》、《礼》之中;古文家以为《乐》毁于 秦始皇 焚书。参见“ 六艺 ”。...
黔首的意思:◎ 黔首 qiánshǒu[the common people] 指平民;百姓以愚黔首。——汉· 贾谊《过秦论上》...
儒冠的意思:(1).古代儒生戴的帽子。《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沛公 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 沛公 輒解其冠,溲溺其中。” 唐 韩愈 《送侯参谋赴河中幕》诗:“犹思脱儒冠,弃死取先登。” 清 侯方域 《司成公家传》:“﹝ 邓生 ﹞詬公谓:‘若乃养马,而我职弟子员,冠儒冠。’”(2).借指儒生。 唐 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紈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宋 王禹偁 《谢宣赐表》:“儒冠之荣,无以加此。” 清 方文 《送萧赓九北归》诗:“ 长干 一见喜且悲,儒冠端被虚名误。”...
少隽的意思:见“ 少俊 ”。...
试看的意思:试着看看;且看。 唐 韩愈 《盆池》诗之五:“且待夜深明月去,试看涵泳几多星。” 元 康进之 《李逵负荆》第一折:“俺绰起这桃花瓣儿来,我试看咱,好红红的桃花瓣儿。”...
书台的意思:读书的处所。 南朝 宋 雷次宗 《豫章古今记》:“ 徐孺 宅在 梅福 宅东……又云 孺 宅北去城一里,亦曰书臺。” 明 萧芷厓 《秋居杂兴》诗之一:“书臺穷目稻畦平,泽国风高白苧城。”...
水畔的意思:水边。 唐 白居易 《闲居自题戏招宿客》诗:“水畔竹林边,閒居二十年。” 冰心 《往事·悟》:“﹝他﹞从松影掩映中,翻身走下亭子,直到了水畔。”...
误国的意思:◎ 误国 wùguó[do harm to one’s country] 贻误国事,损害国家误国误民...
咸阳的意思:指 秦桧 。《战国策·秦策四》载, 齐 、 韩 、 魏 攻 秦 , 昭王 割三城以求和,且曰:“寧亡三城而悔,无危 咸阳 而悔也。” 南宋 丞相 秦桧 割地媚 金 以求偏安,事类 昭王 。 秦 都 咸阳 而 桧 姓 秦 ,故时人以“咸阳”称之。 宋 陆游 《跋李庄简公家书》:“﹝ 李光 ﹞每言 秦 氏( 秦檜 ),必曰‘咸阳’。愤切慨慷,形於色辞。” 清 唐孙华 《题吴长卿先生宋相谱册子》诗:“妆点 钱唐 作 汴州 ,君臣燕喜竟忘讎。 咸阳 巧为 金源 计,良将先教死 杜邮 。”原注:“ 秦檜 当国,...
邪说的意思:◎ 邪说 xiéshuō[heretical ideas;fallacy;heresy] 不正当的议论、主张辟邪说...
妖言的意思:◎ 妖言 yāoyán[fallacy;heresy] 迷惑人的邪恶言论...
依旧的意思:◎ 依旧 yījiù[as before;still] 依然像从前一样书房的陈设依旧未变...
诸子的意思:◎ 诸子 zhūzǐ[the exponents of the various schools of thought during the period from pre-Qin times to the early years of the Han Dynasty;or their works] 先秦时期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或他们的著作 诸子及经史。——明· 顾炎武《复庵记》...
咸阳一炬的意思:指火势猛烈,燃烧一瞬间就将整个咸阳城烧毁的情景。...